电容电感电阻在交流电路中相位关系的仿真和结论
1、笔者将电阻 电感 电容和一个电流源串联,并且在每个元器件周边都添加了电压表和电流表,作为一种检测手段。

2、笔者将交流电流源(红框1)物理参数设定为:
5A(红框2)——50HZ(红框3);
这样可以知道他的周期是:0.02s;
最后点击:ok(红框4);

3、然后将电阻(红框1)设定为:50欧姆(红框2);
注:其他元器件默认,不做修改。

4、为了显示电压表电流表的参数变化,添加一个显示窗口(红框2);
因为周期是0.02s,所以讲仿真时间设定为0.04s(红框1);
也就是两个周期的时间。

1、打开显示窗口,点击:开始(红框1);
因为本例子结构简单,一般直接就有结果显示(红框2);
注:图中显示的波形是3个电压表和3个电流表的示数变化。

2、分析电流表的窗口,可以发现电流的波形是一模一样的(红框1)(红框2);
并且周期是:0.02s(红框3);这说明电流就是笔者设定的交变电流源提供的。
注:符合串联电路的电流特性;

3、下面分析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流的关系:
上面的曲线代表电阻两端的电压(红框1);
下面的曲线代表电路中的电流曲线(红框2);
可以看出从t=0开始,两端曲线频率一样(红框3)(红框4);
注:电阻两端电压最大值250V左右,这是对的(因为设定的电流5A,电阻50欧姆。所以电压=250V);

4、下面对电感两端的电压电流相位做了分析:
1、上面是电感两端的电压变化(红框1);
2、下面是电路中电流的变化曲线(红框2);
从上面的电感曲线0点位置(红框3)可以看出,电感两端的电压不会突变,是经过短暂的电压拉升的。
并且通过时间轴的对比,可以看出:
3、电压电流的周期是一样的(相同的角频率);
4、下面的曲线0点时候落后于上面的0点;
5、上面的0点相当于下面的0.005s时刻(1/4周期)(红框0);
总结:
理想情况下:交流电路中,电感两端电压相位超前其电流相位1/4周期;

5、下面对电容两端的电压电流相位做了分析:
1、上面是电容两端的电压变化(红框1);
2、下面是电路中电流的变化曲线(红框2);
通过时间轴的对比,可以看出:
3、电压电流的周期是一样的(相同的角频率);
4、下面的曲线0点时候超前于上面的0点;
5、下面的0点相当于上面的0.005s时刻(1/4周期)(红框0);
总结:
理想情况下:交流电路中,电容两端电压相位落后其电流相位1/4周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