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档案制度、保管期限、门类实用知识
1、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制度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民营企业应根据档案工作各环节需要,制定相关制度,是企业管理性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一般性制度——档案管理制度、专项制度——档案工作岗位责任制、档案收集归档、鉴定、利用等制度。
2、 执行中,档案管理制度是企业全体员工共同遵守的,文件材料归档、颖腩衤趟鉴定销毁、保密、利用、移交、电子文件管理殪讧唁跬等制度需要相关部门配合档案部门贯彻实施;档案岗位制、档案保管等制度主要是档案部门和档案人员贯彻实施。(1)文件材料归档制度主要包括归档范围、归档时间、归档要求以及控制归档质量的措施。(2)档案库房管理制度应包括保管工作原则、各门类档案保管条件,特殊载体档案保管方式,档案进、出库房要求;对受损档案的处置原则和要求。(3)保密制度应明确档案形成者、档案管理者、档案利用者承担保密的责任。(4)利用制度应明确档案提供利用的方式、方法,规定查(借)阅档案的权限和审批手续,提出接待查(借)档案的要求。(5)移交制度应规定档案移交范围、移交对象、移交内容、移交程序及手续。(6)电子文件管理制度应对企业计算机应用系统中形成的电子文件、数据库提出归档、管理和利用要求。(7)鉴定销毁制度应明确鉴定工作的组织及职责、鉴定方法、鉴定时间和销毁要求。
3、民营企业档案保管期限如何确定?保管期限一般以企业管理的客观利用需求为依据来确定,既要考虑文件的现实利用价值,更要兼顾长远的历史利用价值。保管期限有永久、长期(15——50年,含50年)和短期(15年以下,含15年)或永久、定期(30年、10年)等。
4、具体地说:(1)凡是反映企业主要职能活动和基本历兖搜哉髋史面貌的,对企业生产、经营、建设等有长远利用价值的档案,列为永久保管;(2)凡是反映企业一般工作活动,在较长时间内对企属蟓彩瘵业生产、经营等工作有查考利用价值的文件材料,列为长期(或30年)保管;(3)凡是在较短时间内对企业生产、经营等有参考利用价值的文件材料,列为短期(或10年)保管。产品属企业自身开发的,其档案保管期限一般定为永久,属外来加工的一般为定期;;设备档案的保管期限可以根据该设备的使用年限设为定期;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有永久、定期两类,其中定期包括3年、5年、10年、15年、25年五类。
5、民营企业档案主要有哪些门类?民营企业档案一般包括党群工作类、行政管理类、经营管理类、生产技术管理类、产品类、科研类、基本建设类、设备仪器类、会计类、职工档案类、特殊载体类等11个基本大类档案,以及根据企业需要建立的客户市场类档案、企业信用档案、企业知识产权档案、企业文化类档案等档案门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