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清华大学建筑学考研经验指导
考研,就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2、02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 或 202俄语 或 203日语 或 241德语 或 242法语③301数学一 或 642建筑历史④511建筑设计(6小时) 或 802建筑物理

2、早8点到图书馆,英语单词一小时,之后是建筑学基础(在11月份中旬以后,早上的这段时间留给政治)。中午12点午饭,并保证良好的休息。下午2点半准时开工,做英语阅读,接下来到晚饭的时间都是专业课书籍的阅读和笔记。)。

三、快题备考(仅供参考)
1、这一板块所做的工作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真题演练,定时定点。每周四中午(因图书馆闭馆)拿着干粮和水,直奔绘图教室,一点准时开画。主要碚枞凇悄选择的是清华历年的真题。因为本人手比较慢,做方案的时间会比较拖,故在画的时候,主要注意各个流程的时间节点控制,比如必须在一小时之内完成方案推敲,确定布图等。这是真题演练的一项重要目标。同时,还要通过真题演练总结个人的个性化表现手法,包括图面的配色,配景的画法,透视图的风格等等。因为清华是6小时快题,所以一套练下来还是比较苦逼,腰疼!看着一起复习考同济的小伙伴三点钟睡饱了再来,三小时画完还比你早休息,真是不爽。还有,在这里要提的是,有一群一起备战的小伙伴还是很重要的,不仅可以在坚持不下去的时候给你打打气,还能在你的快题面前毫不留情地吐槽。这种反馈都是很受用的建议

四、建筑学基础备考(仅供参考)
1、清华大学的建筑学基础只考察建筑历史方面的知识,所以大部分内容是需要理解并记忆的(一度让我觉得这就是艺考,快烙疋艘烯题是专业课,其他都是文科生科目)。首先,打基础,通读教材,做笔记。因为当时时间紧迫,我也没有选择更多的参考书目,主要以教材为主,辅助两本图说。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自己总结笔记。第二步,建立知识结构。根据自己的笔记,总结精炼自己的知识框架体系,这时候可以参考一些前人的资料。第三步,在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看真题,总结答题套路。

五、总结
1、回头看看一战备考之路,收获固然有,但导致最终落榜,还是有原因的。反省一下,大致有二点:一、时间仓促。三个月复习考清华?扯淡!现在想想当时还真是有勇气,能够在同学们互相询问未来去向的时候,不害臊地说自己要考清华。吸取教训,建议的备考时间可以从7月或者8月以前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