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早产及孕期注意事项
1、妇产科专家指出,早产发生率虽然约占所有怀孕的5~10%,却是造成80%新生儿死亡的原因。一般而言,出生的周数愈小、体重愈低的早产儿会有的合并症愈多,所以,早产防治特别针对怀孕小于32周或体重低于1500公克的早产儿。★早产儿常出现的问题呼吸器官问题相较于足月的新生儿,早产儿出现的合并症相对多,尤其以呼吸道疾病最为严重。根据统计,体重低于1000公克的早产儿,约有一半以上需要靠呼吸器维持呼吸,陈桢瑞医师指出,这是因为肺泡的第二型上皮细胞,要在怀孕34周后才会开始分泌肺泡张力素,肺泡张力素是胎儿出生后,让肺泡能像气球般扩张交换气体的重要物质,一般34周前的早产儿因为缺乏此张力素,容易出现新生儿呼吸窘迫症候群,在治疗上便需要插气管内管,给予高浓度氧气正压呼吸。另外,早产儿也因为脑部的发育尚未成熟,常常发生呼吸暂停的现象。此时需要外在的剌激才会回复自发性的呼吸,一般会视病情需要用药物或是高浓度氧气正压呼吸的方法来治疗。陈桢瑞医师提醒,长时间使用高浓度氧气正压呼吸治疗,可能存有某些潜在的危机,如:压力造成肺实质纤维化病变、气胸、肺部感染;还有因为使用氧气浓度过高,其氧分子的毒性也易引起视网膜病变、剥离或出血而影响宝宝未来视力。

9、 不良的生活型态 过度操劳、抽烟、喝酒甚至药物都会影响身体的状况,良好的身体状况是维持稳定怀孕过程的重要条件,因此,若是身体情况不佳,自然无法提供良好的环境让胎儿成长,早产机率一定会因而上升。
10、 心理压力无法抒解长期的心理压力可能产生压力相关荷尔蒙,也会刺激其他荷尔蒙的连锁作用,而诱发子宫收缩造成早产。例如:家暴、家庭经济压力大、突然遭逢意外、严重的精神刺激、伴侣支持度不足等都容易早产。
11、 怀孕年龄过早或过晚过于年轻(小于18岁)或是过于高龄(大于40岁犬匮渝扮)的怀孕妇女,生下早产儿的机率比较高。过于年轻的孕妇早产的因素,常常是因为自我照顾的能力不足,甚至社会经济能力较差,所能接受到的医疗关照较少,就算有早产迹象也不自知;而高龄怀孕的妈妈则由于体力上不如年轻孕妇族群、有较多的妇科或内科疾病,早产的风险根据流行病学的研究证明也会偏高。除此之外,孕前体重不足也可能导致早产,专家指出,文献上认为怀孕前体重过轻(BMI<19),较容易有早产的趋势。
12、 至于胎次过于密集是否较容易早产?医师表示,孕期间隔太密与早产虽并无显著的关联,但仍建议两胎之间最好隔半年以上,因产后子宫的肌肉需要时间复原,最好等子宫复原完整后,才开始下一胎的妊娠期,才能提供给下个胎儿较好的子宫环境。
13、 怀孕前身体有不良状况怀孕前不良状况一般泛指过去疾病史,如前一胎有子宫颈闭锁不全、曾接受过子宫颈手术,或是子宫颈有过创伤,例如大周数的人工流产、子宫颈冷刀圆锥状切除(注:目前使用的电烧线圈刀做子宫颈锥状切除者不算)、或上次自然生产时有子宫颈裂伤者。此外,上一胎是早产的孕妇,下一胎早产的机率也会提高约2~3倍。
14、 怀孕时子宫有特殊状况医师表示,怀孕时若子宫出现某些特殊的状况,则容易有早产的风险。例如:子宫过度撑大,主要发生在多胞胎妊娠;或因妊娠糖尿病使胎儿过大,及羊水过多的孕妇;而胎盘早期剥离、前置胎盘所引起子宫内膜出血,也易出现早产迹象。另外,有子宫肌瘤的孕妇也可能会因子宫腔变形,造成胎位不正或早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