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职业生涯规划角度:[1]看待儿童教育

2025-07-14 21:58:58

1、《论语》中有一句话,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原本是指统治者在治理天下百姓的时候,要具有良好的品德,起到以身作则的作用,才能治理好百姓,让百姓也追随统治者。如今,这句话在儿童以及青少年教育中,也非常适用。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其次才是学校。父母在日常的生活中,每一句话都可能对孩子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尤其是夫妻关系不和睦,总是当着孩子的面吵架的父母,这会让孩子心理产生莫名的恐慌,而父母在争吵中的话,孩子基本都会记住,并且将这些话,这些莫名的恐慌,以一种其他形式,发泄出去。而发泄的形式也多为负面。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会说一些大道理,比如,做人要诚实,要勇敢,要拾金不昧,做出的承诺要遵守。可是在真实的生活中,父母们却没有先做到。这也会让孩子产生一种不信任的感觉。从未非常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甚至于,还有一些父母,将许多不良的认知,直接教授给自己的孩子。比如,有人在学校欺负你,你就揍他!还有被欺负了的孩子回到家,被父母训词,为什么不还手?你提我了吗?从而就会有,“我爸是李刚!”这类的豪言壮语,说起来,异常的顺口。所以,在孩子的教育中,父母不仅仅是教育者,更是学习者。一个品德健康的父母,一定会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从职业生涯规划角度:[1]看待儿童教育

2、学会与孩子沟通。教育的本质,不是灌输你的认知,而是引导孩子得出他自己的认知。孩子因为接触的事物毕竟还很少,得出的认知可能有些片面,这时候父母的作用就是帮助孩子看到更多的可能性。正义的,灰暗的,都应该让孩子知道,让孩子自己得出结论是最好不过了。曾有一个真实的例子,一个孩子回到家,笑着说了句骂人的话,父母听见立即教育,还进行了体罚。殊不知,孩子只是想引起家长们的注意,并不清楚那句骂人的话的意思。只是听了幼儿园某个小朋友说了这句话,就立即能吸引到别人的注意,他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所以模仿着说了那句骂人的话。如果他的父母能耐心和孩子沟通,了解其本质原因,就不会产生对孩子的误会。正确的引导,更能让孩子知道那句骂人的话是不该说出口的。从而慢慢的健全孩子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父母的关心,教育,都离不开和子女的沟通。耐心的沟通,了解孩子的最初动机,你会发现,孩子就是孩子,是那么的天真浪漫。更能为你的生活,增加很多很多乐趣。

从职业生涯规划角度:[1]看待儿童教育

3、学习需要兴趣,教育不应强制。每个人生下来,就都是与众不同的。就算是双胞胎,也是不同的。每个人生下来就具备了某些天赋,也就是属于自己的宝藏。如何挖掘这份宝藏,是教育的核心。我们总说教育应该以人为眺螗熨膣本,做人本教育。可是现实的应试教育体制下,已经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越走越远了。教育不应该是强制的,更不能以一纸试卷的分数,决定孩子是否是优秀的。学习是需要兴趣的,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一旦对某件事情,或者物件,产生了浓烈的兴趣,那么,他一定能在这件事情或物件上学习到很多很多。孩子年幼,能接触的事情,物件也是很有限的,这就需要家长帮助孩子看到更多,更广阔的世界。孩子一定能在某个地方,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舞台。你的孩子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你要相信他,胜过你自己。千万不要把孩子强制培养成你心目中的样子。比如,你想让你的孩子将来成为一名钢琴家,就不管他喜欢不喜欢,时刻监督,让孩子刻苦练习。因为爱因斯坦还说过,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让自己的孩子努力不就行了。可是人家爱因斯坦还有后半句,让中国的翻译给删除了。那就是’有时候,百分之一的灵感比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更重要。’这百分之一的灵感就是天赋,天赋是经由兴趣开发出来的。所以,孩子的兴趣,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培养孩子,教育孩子,应由孩子的兴趣作为出发点。这样的教育,才叫以人为本。强制的教育不仅会让孩子的逆反心理更加严重,和父母产生隔阂,更会让孩子不信任自己的父母,以至于真实的想法都不会和父母吐露一个字。这样的教育,无疑是最失败的。我从这样的失败的教育中走来,我想和父母沟通的意愿,促使我走上了教育行业的道路,这是我内心的需求,也是我的兴趣所在,更是我想让中国的孩子能有一个更好的环境成长,长成他们自己的样子!而不是父母心中的样子。

从职业生涯规划角度:[1]看待儿童教育

4、每一个孩子都是祖国未来的一朵花,一木树,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必定要经历一些风风雨雨。遭受不起失败的人,永远无法成功。孩子也是一样,在温室里长大,必然会对外界的世界产生紧张,慌忙,甚至于恐惧。因为他们在舒适区里呆的太久了。所以,当孩子自己想要奔跑的时候,请你放开你的手,当孩子跌倒时,也请放开你的手,缄默住你的斥责。用你的双手,张开一个巨大的怀抱,让跌倒的孩子能有一个真正的依靠。刘备在白帝托孤的时候,对刘禅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是古人伟大的教育智慧,更是一个父亲对孩子衷心的希望。其实,教育孩子,不是指父母站在制高点上,对孩子指指点点,不要再说什么,人家孩子如何如何了。你的孩子就是这个世界上最为伟大的存在,与孩子相处,多一些倾听,少一些斥责。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计较。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误会。多一些引导,少一些偏激。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抱怨。孩子本来就是一张纯白的纸,让孩子自己决定在这张纸上画点什么吧。

从职业生涯规划角度:[1]看待儿童教育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