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往届家长谈谈对2014年北京高考的看法

2025-05-09 20:14:07

1、 关于平行志愿。我以为,1A该冲则冲,1B务求必保。往年填报志愿,我们有且只有一个选择,而且这个选择几乎不允许失误。现在,机会来了,我们怎么对待?诚然,实行平行志愿以后,大部分大学的录取分数线看涨,但这种看涨对于每个孩子都一样。不管怎样,剔除大起大落的因素,高考成绩大致还是应该与孩子平时的水平相对应的。关于1A、1B如何选择、是冲是保这个决定权还是在家长手里,无论结果怎样,家长都必须做出这一艰难抉择。

一名往届家长谈谈对2014年北京高考的看法

3、 蔡龇呶挞关于去京外与京內孰优孰劣的问题(这个问题与“大学和专业哪个更重要”多少有点关联)。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仍属见仁见智。我以为,首先考虑孩子的芤晟踔肿成绩与大学的匹配度,如果对自己较满意的京内大学的选择余地不很大,那么外地该去则去。如此一来,大大拓宽了我们对大学的选择面。谁能肯定地说自己的孩子在外地就一定不适应呢?就一定不容易成才呢?就一定不容易就业呢?难道在北京他就一定会适应大学生活吗?孩子去外地可能要受点苦(其实也未必),但这与我们家长是否疼爱孩子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有的家长会说:在北京,孩子出点什么事儿我们好有个照应。那么请允许我反问一下:孩子能出什么事?呵呵。孩子大了,不要再把他们当成我们家长自己的附属物,恨不得寸步不离左右,这无形中加剧了孩子对大人的依附感,也扼杀了孩子的独立性和创造性。诚然,他永远是我们手心里的宝,但他应该有自己的选择,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的空间。当然,如果孩子执意留京,则另当别论。

一名往届家长谈谈对2014年北京高考的看法

5、 此外,在考虑高考志愿的时候,家长尽量给孩子多吃几粒“定心丸”,给孩子在大学的志愿选择方面托底。除了选好1A、1B外,还要帮孩子选好“2A、2B、2C”。此外,还要在其他“退路”方面未雨绸缪,如果家庭经济条件尚可,则可考虑在提前批的港校(成绩好的可填报港中文,稍差一点的可填报港理工、港城市等)进行合理选择;诸如“2+2”,“2+3”,“1+3”等国际合作办学也不失为一种考虑。总之,一定要“把政策用足、把志愿报足”。家长提前帮孩子铺垫好以后,一定要告诉孩子:万一高考失败(主要是1A、1B落选)且成绩尚可,那么仍有选择港校或“2+2”的余地。让孩子放下包袱,轻轻松松去高考。毫无压力的去做某一件事情,成功率必然大大提高。

一名往届家长谈谈对2014年北京高考的看法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