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问一句:大闸蟹为啥那么香

2025-06-01 06:45:52

初秋时节,大闸蟹上市瀛锆谫擀啦!洗净煮熟的大闸蟹,香气诱人;打开橙红色的蟹壳,满满的蟹膏、蟹黄让人食欲大增。难怪民间早有“河蟹上席百味淡”以及“不到庐山辜负目,不吃螃蟹辜负腹”之说。我们在揭开蟹壳品尝美味的时候,可曾想到,关于大闸蟹,还有哪些科学话题可说?今天,我们就来从里到外的扒一扒关于大闸蟹的科学。

诱人鲜香从哪里来?

大闸蟹有着特殊的香气和浓郁的风味。隆起的蟹壳里面究竟包裹着怎样的秘密,才让人如此垂涎?现代科学揭示了其中的奥妙。

需要说明的是,大闸蟹主要有三大可食部位:肌肉、肝胰腺和性腺。我们先来看下大闸蟹可食用部分的化学组成:

就问一句:大闸蟹为啥那么香

除了味觉的享受,大闸蟹诱人的香气也令人难忘。那么在餐桌上,大闸蟹散发的香气又是些什么组成部分呢?在把大闸蟹洗净煮熟以后,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S-SPME-GC-MS)等分析技术,人们从大闸蟹的体肉、钳肉、蟹足肉和性腺中鉴别出了50多种香气物质。这些香气物质所产生的影响力并不相同,人们进一步发现,其中有10多种物种的香气活性是比较高的。

就问一句:大闸蟹为啥那么香

河蟹的生活史(徐兴川,1994)1. 粘附于抱卵蟹腹内刚毛上的受精卵,2. 蚤状幼体,3.大眼幼体,4.仔蟹(豆蟹),5.蟹种(扣蟹),6. 黄蟹,7.绿蟹,8. 抱卵蟹

其中,幼蟹数次蜕皮至当年秋天的蟹种被称为扣蟹。在蟹苗培育期间,部分扣蟹的性腺发育,蜕壳频率降低,生长停滞,这种现象称为性早熟。没错,螃蟹也会性早熟!性早熟的扣蟹在次年的成蟹养殖过程中的死亡率很高,即使存活下来,体格也比较萎缩,这是养蟹人最不愿看到事情之一。造成螃蟹性早熟的原因有很多种,养殖水域的水温、盐度偏高和营养过剩都有可能导致螃蟹性早熟。

就问一句:大闸蟹为啥那么香

●中华绒螯蟹○日本绒螯蟹▲狭额绒螯蟹△台湾绒螯蟹

在这几类绒螯蟹中,同等大小的日本绒螯蟹在形态上与中华绒螯蟹十分相似,但细比较还是存在不少差异。例如,中华绒螯蟹的头胸甲明显隆起,前侧缘有4个尖齿;而日本绒螯蟹的头胸甲隆起不明显,且前侧缘有3个尖齿,第4齿已经退化,仅具痕迹。

就问一句:大闸蟹为啥那么香

日本绒螯蟹(左)与中华绒螯蟹(右)侧缘齿比较

就问一句:大闸蟹为啥那么香

横行霸道——从运动学看大闸蟹到底怎样走?

大闸蟹纵横江湖,采取独门步法,“横行霸道”似乎成了它的代名词。可是,这脚多了,步子不能乱,我们是否知道螃蟹这么多脚爪是怎样配合运动的呢?在高速摄像机下,研究人员记录下了大闸蟹的运动步态。

就问一句:大闸蟹为啥那么香

更加仔细的研究,揭示了这些步足在运动时的相互关系。大闸蟹采取一种称为“交替四角步态”的行走方式。所谓“交替四角步态”,就是在行走时候,同侧相邻的两腿异步,同侧相隔的两腿之间同步,两侧相邻的两腿异步,对角线的两腿之间同步。

就问一句:大闸蟹为啥那么香

克氏原螯虾

大闸蟹是中国本土物种,在自然界中所处的位置与小龙虾类似,接下来,我们就让它们比试一番。首先,我们来看二者的装备,大闸蟹和小龙虾同属甲壳纲10足目,身上长着一层“铠甲”——这被称为外骨骼。对虾、蟹做显微观察,发现它们的外骨骼并不简单,而是有复杂的多层结构。这种多层、多孔结构在抵御外界作用力时,可以有效保护内部身体组织。但是相对来说,大闸蟹的外骨骼更加致密,所以大闸蟹的外骨骼的断面硬度远大于小龙虾。对比两者的大螯,蟹螯的硬度是虾螯的1.22倍。

就问一句:大闸蟹为啥那么香

狭路相逢勇者胜。研究者发现,在虾、蟹混养的20组试验中,虾首次攻击或靠近对方的有18组,而蟹首次攻击或靠近对方的只有1组,剩下的1组为均不攻击或靠近。这说明小龙虾更加具有进攻性,它们会为了争夺隐蔽居所而对领地内的大闸蟹展开攻击。

就问一句:大闸蟹为啥那么香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