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之判断推理技巧
为了忘娱镰涸徘却的纪念
公务员考试中,判断推理不仅仅只考逻辑,考作为各位考生经常会狡掇鹚檗忽视的常识部分,他们二者之间结合起来一般都是以类比成语题型的方式展现出来,如果各位考生对此类成语不甚了解,可能就会丢失分数。
比如说以下四组成语:鹏程万里,庖丁解牛,庄生梦蝶,刻舟求剑。
刻舟求剑出自《吕氏春秋·察今》,“鹏程万里”出自《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庖丁解牛”出自《庄子·养生主》,“庄生梦蝶”出自《庄子·齐物论》。
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与故事中的主人公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立木取信——商鞅B.卧薪尝胆——勾践
C.围魏救赵——孙武D.图穷匕见——荆轲
立木取信,商鞅在国都咸阳城南门,竖一根三丈高的木头,如有人将其搬到北门,便赏十金,但无人敢去,后增至五十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敢去了,轻而易举地搬到了北门,商鞅如约兑付了五十金,以此表明他决不欺骗百姓,A项正确;卧薪尝胆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B项正确;围魏救赵,就是孙膑指挥齐军打败庞涓率领的魏军,援救赵国的著名战役,C项中“孙武”错误;《战国策·燕策》和《史记·刺客列传·荆轲》都记载了荆轲刺秦王的精彩故事,成语“图穷匕见”就来自这个故事,D项正确。所以答案为C项。
许多成语源于我国古代著名的历史故事。下列成语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是()。
A.卧薪尝胆B.退避三舍
C.秦晋之好D.负荆请罪
A项“卧薪尝胆”是指中国春秋时期的越国国王勾践励精图治以图复国的事迹;B项春秋时期晋楚城濮交战,晋文公遵守诺言,把军队后撤九十里;C项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他的夫人是晋献公的女儿;晋献公的儿子晋文公,也是春秋五霸之一,他的夫人文嬴,便是秦穆公的女儿。由于秦、晋两国世为婚姻,后人称两家联姻,就叫“互结秦晋”,或称为“秦晋之好”;D项战国时期,廉颇是赵国有名的良将被拜为上卿,蔺相如“完璧归”有功,被封为上大夫,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对此不服,后蔺相如的宽容大度感动了廉颇,便光着上身,背负荆杖,来到蔺相如家请罪。ABC均发生于春秋时期,D发生在战国时期,故此题答案选择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