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种错误的居家消毒方式!
面对着新型肺炎疫情,全国上下都绷紧了神经,全力以赴抗击新型肺炎的进一步扩散。而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提高安全警惕,做好病毒防范措施是必然,但也不能过于紧张。笔者接下来就告诉大家,7种错误的居家消毒方式!
工具/原料
居家消毒
7种错误的居家消毒方式!
1、错误一:每天居家消毒。如果家里没有人疑似感染新型肺炎而导致在家自我隔离,或者没有外出,一直都在家里生活,那么大可不必每天对家里进行消毒,更不能滥用消毒剂。我们只要保持室内通风,勤洗手、没洗手之前不揉眼睛、摸嘴巴鼻子即可。
2、错误二:家里蒸醋、洒醋消毒。家里的食醋、白醋中的醋酸含量比较低,远远达不到杀毒效果,特别是对于当前的新型肺炎病毒更是没有什么良好的见效。
3、错误三:消毒剂浓度越高杀毒效果越强。很多家庭都认为只要消毒剂浓度越高,起到的杀毒效果就好,殊不知,很多消毒剂浓度越高,其刺激性越大,对人体健康会造成很大的伤害。
4、错误四:室内喷洒酒精消毒。酒精处于甲类火灾危险品,当前不少家庭为了消毒,囤积了75%酒精,而使用酒精的正确方法并不是人人都熟知,甚至有人直接在室内进行喷洒酒精,这是非常危险的消毒方式。酒精挥发到空中的浓度超过3%都极易燃烧,所以必须采用擦拭的方式进行消毒,并且保持室内通风,远离一切火源,比如炉灶、吸烟、打火机等。
5、错误五:洗热水澡可以杀毒。新型肺炎病毒只有在高达56℃的时候才会被杀死,而我们平常洗热水澡的温度远低于56℃,所以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6、错误六:过度信赖免洗洗手液消毒。当前很多家庭都使用了免洗洗手液代替了水洗,而免洗洗手液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如果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皮肤过敏,同时,一些速干的免洗洗手液具有易燃蹒效罩翔物质,小孩使用的时候一定要在大人陪同下,远离明火。建议多使用流动水洗,结合肥皂、洗手液进行指尖、手掌、手背等的全面清洗,才是真正的安全又有效的消毒方式。
7、错误七:过度依赖酒精类消毒洗手液。世卫组织发布的预防新型肺炎指南中都提倡要勤洗手,而洗手中所使用的用品就是普通家庭都有的肥皂和水,只有在缺乏这些清洁用品的时候可以使用酒精类消毒剂进行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