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企业如何做好现场管理
1、5S现场管理
5S的有效推行可以改善现场环境、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进而提高产品品质

2、作业标准化
1、定义:对现行作业方法进行分解,以科学技术、规章制度、实践经验为依据,以安全、质量为目标对作业过程进行改善形成一种优化作业程序
2、作用:动作有标准、工作有程序、管理有章法;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3、作业标准制定要求:
目标指向要明确、显示原因和结果、尽量具体化数字化、不断地修订更新

3、目视管理
1、定义:利用形象直观又有色彩各异的视觉感信息来组织现场的活动提高生产效率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
2、目视管理的内容和方法:红牌、看板、标识、警戒线、提示语等
3、作用:迅速传递信息、客观公正、一目了然、有利于企业文件的建设和形成
4、基本要求:统一实用、简约鲜明

1、如何发现问题
问题随时可能存在,善于解决问题展现一个人的应变能力,善于发现尚未造成损失的问题,防患于未然,才体现一个人的真本事。
1、态度问题:
有专心研究问题的时间和兴趣,能够从小事做起,好高骛远,小事不想做大事做不来是 不行的;
2、重视现场,常在现场,对生产现场的熟悉程度决定于你能否发现其中微小的变化,只想 待在办公室,远离现场是很难发现问题的。
3、经验的积累 :利用专业知识 观察力 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对事物规律性的掌握


2、如何解决问题
1、找出问题的原因——原因分析
要想解决问题,或者预防问题,首先要找到导致问题发生的原因,影响产品质量的几个因素即人机料法环的变化,是导致质量问题的根本原因
2、制定整改措施并落实
整改措施要针对原因。 整改措施必须具有可行性,不可纸上谈兵;通过良好沟通,整改措施要征得相关各方面;整改措施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3、措施跟踪,验证效果并标准化
做事要善始善终,解决问题的目的是为了日后不再发生类似的问题, 所以对整改措施跟踪验证是必须的。

1、不良品的来源
按照人机料法环的原则去思考
1、操作员
操作员熟练度 ;习惯性 ;操作员有没有依照标准作业 ;操作员的体力与情绪
2、机器
机器工作是否正常 ;测量工具显示是否正确
3、材料
供应厂商更换材料特性 ;材料性质变动 ;材料本身出现不良特性 ;材料尺寸变动
4、环境因素 水质稳定度 ;空气质量 ;清洁度等
5、方法 作业流程的变更 ;作业方法的变更 ;工具、设备使用不当

2、防止不良品的要素
稳定的人员 良好的教育训练 建立标准化 消除环境乱象 收集现场数据 稳定的原材料供应商 完善的机器保养制度

3、工作的思考方向
1、 以全局的眼光来看待问题
2、 反省工作方法 :不仅要重视结果,更要重视过程,学会从产生不良的过程中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站在他人的立场:注意整体的协调,采取相应行动与改善
4、下一工序即客户:要考虑谁是自己的后续工作,自己的顾客是谁,采取对后续工序有利的方法来改善工作

4、现场管理的几条法则
问题(异常)发生时,要先去现场 检查有关的物件 当场采取暂行处理措施 发掘真正的原因并将它排除 标准化以防止再次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