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温:大丈夫不能流芳百世,亦当遗臭万年

2025-05-21 06:56:17

【原文】

桓温①,字元子,宣城太守彝之子。生未期②而太原温峤③见之,曰:“此儿有奇骨,可试使啼。”及闻其声,痿刖回强曰:“真英物④也!”彝以峤所赏故,遂名之曰温。峤笑曰:“果尔,后将易吾姓也。⑤”(选自《晋书·桓温传》)

【注释】

①桓温(312~373):字元子,东晋大将,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人。官至征西大将军、大司马、南郡宣武公,曾三次北伐。娶明帝女南康公主为妻,其父为桓彝。

②期:一周年。

③温峤(288~329):字太真,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人,东晋政治家。

④英物:英雄人物、英杰。

⑤后将易吾姓也:意思是将来桓温废晋自立,为了避讳就要改我的姓。

【链接】

鲁迅先生说:“即使天才,在生下来的时候,第一声啼哭也和平常的儿童一样,决不会就是一首好诗。”不知道温峤凭什么能通过桓温的啼声就断定他将来可以成就一番大业。不过魏晋时期,像温峤这样有预见能力的人还真不少。曹操少年时见乔玄,乔玄对他说:“天下方乱,群雄虎争,拨而理之非君乎?然君实是乱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贼。恨吾老矣,不见君富贵,当以子孙相累。”也许是受到激励,曹操后来真没有辜负乔玄对他的期望。

跟曹操相比,桓温似乎更露骨,他有句名言:“大丈夫不能流芳百世,亦当遗臭万年。”风头最健时,他挥师北上,兵锋直抵长安,令前秦举国震恐。关中父老垂泣哽咽道:“不图今日复睹官军。”权势最盛时,他玩弄君王于股掌之中,但最终也未能另起炉灶,赍志而殁。这倒也好,让温峤的子孙免去了易姓之忧。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