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被偷”,我们错怪运营商了

2025-05-12 17:12:49

1、在千呼万唤之下,三大电信运营商终于从上月起实行“手机流量不清零”服务,用户当月手机饷掘迹棂套餐内未使用完的流量不清零,可转至下月继续使用。尽管只是从单月跽啻猢崇流量清零变成双月清零,运营商确实有所让利。那转存的第一个月,用户多出多少流量呢?11月1日,华西都市报在微博上发起“手机月流量不清零,你还有剩吗?”的调查,结果在943位参与问卷调查的市民中,83.6%的人表示不仅没有剩,还“多用了一大截”。事实上,三大电信运营商开始推出“流量不清零”业务后,全国多地不少用户就吐槽这个月流量用得“飞快”。据某舆情监测数据显示,从10月8日至10月29日15时期间,“流量跑得快”的相关媒体报道就达到了128篇,转载次数更是突破3000次。类似“9天用完了平时30天的量”的吐槽在社交平台更是随处可见。

2、本来满心欢喜地等待着当月没用完的流量能成为下个月的“福利”,但很快发现“清零不清零,流量只剩零”。还是自己的手机,还是以前的玩法,流量跑到哪里去了?舆论矛头齐一指向运营商,人们怀疑,流量消耗过快,是电信运营商在背后做手脚,偷跑流量。毕竟当月“流量不清零”是在总理多次喊话、国务院及工信部门的推动之下,坚持“月流量不清零会影响业绩”的三大运营商才松动的。不得已将到嘴里的肉吐了出来,自然要找机会补回来。

3、所谓手机流量,简而言之,即手机与服务器之间交换的数据大小。在坚持运营商偷跑流量者看来,作为移动数据业务价苒锃巳伢值链的主导方,电信运营商利用此次系统改造之便,使用技术手段偷跑用户流量似乎是不费吹灰之力的事情。但是情况真的如此么?整个流量计费系统包括两方面,一是计量,就是计算使用了多少流量,另外一个是计费,根据计量得出的数字算出相应的费用。所谓的“流量不清零”,改变的是流量表的统计周期,这只牵扯到计费规则的变动。用户使用了多少流量,计量环节上并没有变化。至于修改用户流量数据(就能改变流量速度)也不现实,首先,工信部对其有常态的监管举措,所有流量计量设备都是经过检测核查的,不会突然间走快或者走慢;其次,修改用户流量数也是件得不偿失的事,独立电信行业分析师付亮就表示,运营商如果是为了“黑”用户的流量,其改造系统需要投入的成本,比偷流量带来的收入要更多。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