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采血管常见问题汇总
1、溶血: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逸出称红细胞溶解,简称溶血。主要表现:血清出现红色。原因:机械性强力振荡、突然低温冷冻(-20℃~-25檬格氪珑℃)或者突然化冻、过酸或者过碱,以及酒精、乙醚、皂碱、胆碱盐等均可引起溶血。具体变现为1.标本采集不足量,管内剩余真空的存在造成红细胞破裂,80以上是受外力的影响。2.采血量不足,负压过大;3.如果用碘伏消毒,在碘伏未干的情况下就进行穿刺,标本可能会发生溶血;4.添加剂的影响;5.血糖管(血细胞会不断吸收糖分,为保障效果需添加氟化钠,可抑制葡萄糖分解,导致溶血,但不影响效果)。

3、纤维蛋白丝:主要存在于分离胶产品主要原因:1.血液没有完全凝固,采血后将标本放置30分钟再离心2.促凝剂不足,时间短。建议按标注颠倒混匀5-6次。3.血栓患者含抗凝药物。血浆里有FIB,血清里没有,容易造成堵针.4.离心力不够,离心时间过短。 离心3500 rpm ~4500rpm,时间不少于5分钟。

5、弹针出现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1、胶塞穿刺针护套弹性大。2、胶塞穿刺针硅油量太大。3、胶塞阻力过小。一般表现为硬度小。

9、原创不易,希望大家点赞,多多鼓励。下面还有注意事项哦。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