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的艺术特点
艺术特点——一是创造了一个阔大雄奇而又深沉的意境;二是创造性地运用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三是耳目一新的词体结构。这首词突破了词分上下片的程式。起拍和歇拍两句写实,其余八莞鲕塾侃句,一气贯通,描写幻觉,充分体现了辛弃疾在词体上的大胆创新精神。四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扩展资料
此词通过对作者早年抗金部队豪壮的阵容和气概以及自己沙场生涯的追忆,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抒发了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通过创造雄奇的意境,生动地描绘出一位披肝沥胆、忠一不二、勇往直前的将军形象。
全词在结构上打破成规,前九句为一意,末一句另为一意,以末一句否定前九句,前九句写得酣恣淋漓,正为加重末五字失望之情,这种艺术手法体现了辛词的豪放风格和独创精神。
辛弃疾(1140一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曾任耿京军的掌书记,不久投归南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