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手工让孩子受益良多
2.手工让孩子学会废物利用,有环保意识
菲比很爱惜玩具和物品,从小到大没有一样玩具是被她玩坏的。比如像她喜欢的小戒子,因时间久了戒面脱落,她也不会丢掉,更不会要求买新的,而是要求我用热熔胶修补。有时我会提议“这个戒子戴好久了,颜色都掉光了,指环也生锈了,不如买新的吧”菲比就把头摇得像个拨浪鼓,直接说“NO”拒绝我。小小年纪的她怎么就有那么高的觉悟。把老一辈“缝缝补补又三年”革命传统记心里了呢:)手工早已让菲比知道破损的东西是可以修补的。小脑袋已经懂得不浪费是一种美德。
我与菲比在做亲子手工的时候,一般都会用身边随手可得的废旧物品。废旧物品最大的好处是不用担心孩子会将东西弄坏,弄脏。让孩子不受限制,随意发挥。我们用旧瓶子绕上麻绳做了麻绳花瓶。用塑胶袋做成仿真牡丹花,用废旧光碟做成了苹果造型的杯垫。这类改造的东西即美化了家居,又给生活增添了情趣。菲比在制作中还发现有些瓶子,包装盒上有一个小三角型的标志,她问我是什么意思。我告诉她,是表示这件东西是可收回再利用的。我们丢垃圾时,要把它们分类摆放。比如报纸和纸箱是纸制品,易拉罐是铝制品这些是可回收再利用的,在平时要将它们收集起来,分类归放。在固定的时间摆放在门口,就会有专门的人来回收。而一些不能回收的生活垃圾就直接倒到大垃圾箱里。或者孩子还不太懂环保的重要性,但是我们可帮助她们养成良好的低碳生活习惯,让环保的种子种进孩子心里。
我们用酒瓶盖做了项链和耳环,用一次性筷子做成小水桶等……这些自制的小首饰和玩具很贴近孩子的生活,趣味性也很强,孩子就会有很高的活动参与性和主动性。利用废旧材料制作既节能减财,又让孩子获得了变废为宝的体验,提高了动手能力,了解了节约资源的道理,而且玩自己制作的玩具更有成就感。菲比每次做了新的手工,都会迫不及待在好朋友面前炫耀一番。
旧瓶子做的麻绳花瓶,给家里也增添的暖暖的秋意
3.手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与创造性
每次做手工,我都会先讲一个大概,告诉菲比我们准备做什么。需要用到什么材料。再让菲比根据我的主线自由发挥。比如我们要做一盆纽扣花儿。我就会问菲比,你能从盒子里选出大小形状不同的纽扣吗?可以将她们从小到大按顺序排列在桌子上吗?然后我又会让菲比想一想怎么样配色会比较好看,是由深到浅还是由浅到深。又或者是深浅相间搭配。这些都能潜移默化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当菲比选好纽扣时,就让她用铁丝把它们串起来。孩子思维开阔的同时又锻炼了小手肌肉的灵活性及手眼协调发展的能力。
纽扣花儿,每一朵都是菲比自己选色精心搭配的。
菲比自己做的纽扣项链,也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4.带孩子做手工需要注意的事项
不是每个孩子天生就喜爱做手工的。或者没有不爱玩的孩子,但却会有拒绝手工的孩子。想要通过手工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让孩子爱上做手工,我们最重要是诱发孩子的兴趣。让孩子觉得手工只是一种游戏。我们想要引导孩子通过手工来增强创作思维的能力。那么初期一定不能高估了孩子的能力,将一些难度过大的东西放在她的面前并且给她N多条条框框,比如这样不好看,那样做错了,不能撕破,不能剪歪等等……一次两次,孩子脆弱的心理防线一下就被大人的强悍击败,从此不愿再尝试。我有过这样的教训,幸好调整的及时,未受到明显影响,但是后遗症也是有的:比如用剪刀的时候,若不小心剪坏了,菲比也会担心的看着我,说:“妈妈,没关系吧?”年龄较小的孩子,我们要正确告知孩子如何使用剪刀和小刀之类的物品。使用具有危险性的工具,家长一定要从旁指导。不能掉以轻心让孩子受到伤害。
亲子手工,让孩子在玩乐中成长。不要指望孩子能独立完成,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与鼓励。手工的乐趣在于互动,这也是增进情感的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