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提问技能
1、提问要有目的性所谓目的性是指设计的问题要紧扣教学目标、教学难点、训练重点,要问到关键之处。如有位教师在教学《将相和》一课时,围绕课题设计了一组问题:什么叫“将相和”?课文中的“将”和“相”各指的是谁?他们因什么“不和”?又因什么“和”了呢?这一组问题环环相扣,切中课文主要内容和中心,真正起到一问牵全篇的作用,使教与学双边活动目的性十分明确。

3、提回要有启发性课堂提问的目的在于启发学生的思维。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常常会有一些教师课堂上问得热热闹闹,学生答得痛痛快快,如教学低年级《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时,课文第一自然段这样描述:古时候,有一个人,他想要葫芦。于是,老师问:课文讲的是什么时候?谁?想干什么?这三个问题都是学生不用思考就能回答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充斥课堂,不仅是一种时间的浪费,更是对生命的浪费,看似活跃的课堂,其教学效率是很低的,因此,课堂提问要避免而学生提没有启发性的问题。

5、提问要把握好时机提问要把握时机,最好在学生处于“愤”“排”的心理状态时进行,这是具有启发意义的最佳时机。此时,学生思维活跃,跃跃欲试,教师把握好这个时机提问,有利于学生对问题的深人理解和解决。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阅读量:95
阅读量:48
阅读量:82
阅读量:66
阅读量: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