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Sumif函数实现查找引用功能,你信吗
1、一、Vlookup函数简介。作用:在指定的范围中查找指定条件下对应的值。语法:=Vlookup(查找的值,查找的值和返回的值所在的范围,返回值的相对列数,模糊查找还是精准查找)。示例:目的:查找对应人员的销量。方法: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VLOOKUP(I3,$B$3:$D$9,3,0)。解读:1、由于查找的值采用的是相对引用的行驶,故是可变的,而条件范围和返回值的范围是固定的,不能随着查找值的变动而变动,所以采用绝对应用的行驶。2、数字0代表精准匹配,1代表模糊匹配。

3、三、数据类型不同查询解决办法。解读:1、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VLOOKUP(I3,$B$3:$D$9,3,0),查询结果为:#N/A,但公式本身并没有错误。2、原因分析:观测数据源和查询条件列。发现数据源列(B列)的数据类型为“常规”,也就是数据类型。而条件列(I列)的数据类型为文本。而Vlookup函数并不能识别“常规”类型和“文本”类型的数据。3、解决方法: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SUMIF(B$3:B$9,I3,D$3:D$9)。

5、如果你并不掌握或根本不知道Iferror函数,如何来隐藏或更改#N/A值呢?方法: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SUMIF(B$3:B$9,I3,D$3:D$9)。解读:1、但是用Vlookup函数查询时,返回错误结果。2、采用Sumif函数来查询时,得到预期的结果。3、采用Sumif函数实现更简单,直接。

7、如果你在实际的工作中遇到上述情况,你该怎么解决了?方法: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SUMIF(C$3:C$9,I3,B$3:B$9)。解读:逆向查询时Sumif函数还是本身的语法结构,没有附加函数或发生变化,更容易掌握哦!

9、如果列数或数据源区域较多,Iferror函数的嵌套将非常麻烦,而且容易出错,有没有简单的方法呢?方法: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SUMIF(C:I,M3,D:J)。解读:多列、多区域查询时SUMIF函数还是原本的语法,没有使用附加函数或发生变化,只要写出相对的条件范围和值范围即可,很好理解哦!

10、结束语: 本文主要讲解了Vlookup、Sumif函数的基础用法和Vlookup函数无法解决的实际问题,结合Sumif函数的特点为Vlookup函数“排忧解难”,非常的实用哦……学习过程中如果遇到任何问题,欢迎大家在留言区留言讨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