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57结合规范和MIDAS进行组合结构计算原理分析二
1、1.《钢-混凝土组合桥梁设计规范》给出了明确的有效弹模比的计算方法。
2.其中混凝土的徐变系数可以通过查表内插方法方便得到。



2、有效弹性模量的虚拟荷载法计算收缩效应。



3、1.显然从虚拟荷载法本身考虑,完全可以将收缩效应通过温度梯度的方法计算。
2.模型计算有效弹性模量的温度梯度效应需做如下修改:
修改材料的弹性模量为有效弹性模量
输入温度梯度荷载时应按有效弹性模量


4、1通过修改弹性模量及持续时间可得到相应的收缩应变值。
2.最终收缩应力与理论值基本一致。(误差是由于总的收缩量不一致造成)
3.收缩徐变终值与截面本身无关,可以通过临时替换混凝土截面查看。(组合截面不能输出此值)
4.程序计算名义收缩系数按《04混规》得到,上图输入数据均为了对比方便输入。

5、1.理论上可以用有效荷载法计算徐变效应,仅P0 M0的计算方法与收缩不同。
2.由于徐变效应不同于收缩效应,与受力后的应变直接相关,实际结构各截面受力不同从而徐变效应不同。
3.Civil程序分析相对简单,只需要将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修改为有效弹性模量即可(与收缩有效弹性模量不同)。

6、小结:
1.组合结构的最终应力状态与施工阶段相关,通过各阶段累加可以得到最终效应,但各阶段的截面特性因根据具体的施工工艺确定。
2.混凝土桥面板升降温可以通过等效荷载法计算。
3.混凝土收缩同样可以根据等效荷载法计算,但需计算混凝土有效弹性模量。
4.从校核计算结果考虑可以用混凝土降温模拟收缩效应。
5.Civil程序计算有效刚度下的收缩、徐变效应仅需将混凝土弹性模量修改为有效弹性模量。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阅读量:135
阅读量:178
阅读量:103
阅读量:65
阅读量: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