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土壤中分离纯化功能微生物
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不计其数,那么如何才能从无数的微生物中分离出我们想要的菌种。方法是大同小异,只是选用的筛选培养基不同罢了。下面以筛选具有解磷能力的菌种为例,来阐述微生物的分离纯化方法。
1.培养基
(1)无机磷细菌固体培养基(以1000 mL计)
葡萄糖10 g,NaCl 0.3 g,MgSO4·7H2O 0.3 g,MnSO4·4H2O 0.03 g,Ca3(P O4)2 10 g,(NH4)2SO4 0.5 g,KCl 0.3 g,FeSO4·7H2O 0.03 g,酵母膏0.4 g,琼脂20 g,PH为7.0~7.5。(筛选用)
(2)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牛肉膏0.5%,蛋白胨1%,NaCl 0.5%,琼脂2%,PH为7.2~7.4。(纯化用)
2.步骤
(1)分离
将取来的土壤样品混匀,称取1.5 g样品置于试管中,用10 mL 蒸馏水制成菌悬液(用振荡器充分震荡),再采用倍倍稀释法制成浓度分别为10-3、10-4、10-5、10-6的菌悬液。取各个浓度的菌悬液0.1 mL分别涂布于无机磷固体培养基上面,每个浓度涂三个平板,涂布完成后将其在37 ℃下培养适当时间,待长出菌落。
(2)纯化(划线法)

当然,像上图中划线完毕之后就把培养皿放在37 ℃下培养适当时间,让其长出菌落。为了达到理想的纯度,还应该将此步骤中得到的菌落再进行划线分离两三次。注意,这时挑取菌落应从蓝线区域长出的单菌落。
(3)菌种保藏
将分离纯化得到的菌落,转接入试管中,待试管中长出菌落后,放入冰箱中保藏,以便后续研究。当然,为了进一步验证所得到的菌株为纯菌株,应该将试管中的菌落在无菌操作下挑取,进行革兰氏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若细胞形态相似则为纯菌株,反之则反。
3.具体流程图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