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郑州科技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事项
背的话也不是完全照书讳求藜派背。完全照书背很累,因为书是作者根据自己的思路来写的。跟着别人的思路走,熟悉别人的思路,这样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所以我们一定不要怕累,一定要自己来做笔记。笔记并不等于抄书,如果是抄书的话就完全达不到做笔记的目的,而且费时费力。做笔记要适合自己背诵。所以一定要条理清楚,最好也整洁干净,这样看起来就爽心悦目,在临考前的最后关头不至于使你对其不忍卒读,心烦意躁。
上面说的是适合个人的问题。除此之外,辅导专家提醒考生笔记好要适合考试。怎样才能适合考试呢?这又是考试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由于书上的知识点很多,我们不可能全部把它们抄到笔记上,这就需要抓重点。重点从哪里来,从历年的考卷里来,只要我们翻翻历年的专业课考试,就能看到那些知识点是重点,那些是次重点,那些是非重点。重点的当然要详记,次重点略记。非重点不记,照着书背背就行。
三、关于别人的笔记
能看到文科生的笔记很很多,你可以借,也可以买。但前提是,不可以就背他们的笔记而不自己做,甚至于连书也不看,这是大错特错。他人的笔记是笔记主人思考和总结的结晶,是笔记主人在熟悉书本知识之后的归纳,可以说已经是很概括性的东西了。如果不熟悉书而直接看那些不是自己做的笔记,必将非常吃力,死记住了也不能完好的答题。我们看文科生的笔记主要看他是怎样抓住重点做笔记的,怎样的一种笔记思路。可以说就是通过文本来学习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学习好了,必将收获很多。当然,辅导专家建议考生也要多看几个人的笔记,从中择取适合自己的。
四、关于教材使用
很多同学一开始就胸心壮志,买很多教材(比如2014厦门大学语言学考研复习精编),想看很多书,这种方法不适合跨专业的学生。不可否认,专看指定教才是稍闲不够,但对于没一点基础或基础不劳的跨专业学生来说,首先不在于书多,因为同是一类教材,在某一个问题上不同的作者可能持的观点就不一样,跨专业的同学应该相信谁的观点,应该做出怎样的抉择,这些都是很容易遇到的问题,很容易把学习者引入迷茫的境地。所以,辅导专家建议考生要做的是把指定用书熟悉(注意:不是说看几遍,而是说熟悉),在有了这个基础后,我们再来看看其他的教材。这个时侯你已拥有一种鉴别的眼光了,可以明显的看出哪些与指定教材意见相反,哪些对指定教材有补充作用。相反的可以促进思考,补充的可以使我们的观点更加充实(做上笔记)。
经历了这次考研,真切地体会到人与人是不同的。没有一个人的经验可以完全适用于另外一个人。过分依赖包括两种情况,一是迷信于别人所谓的经验。用哲学的观点来说就是知和行的关系。别人的经验只可以用来借鉴而不可以生搬硬套。每个人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我们应该实事求是,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来。另一种是过分依赖辅导班。不可否认,通过上某些辅导班可能对成绩的提高有所帮助。但辅导班并不是必不可少的东西,它只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机构。所以需要慎重对待。
复习最主要的还是要靠自己静下心来慢慢地理解。不要太迷信前人,也不要太在意周围的人怎么着怎么着。很重要的一点是问问自己究竟是属于哪一种学习类型的人,再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计划书,千万不可以盲目跟从别人的经验和进度,那样不但扰乱了自己正常的学习计划,也会影响了别人的情绪。对待辅导班时一定要谨慎,不要被辅导班的广告所迷惑,如果非要上不可,那就多向师兄师姐请教,选择口碑最好的辅导班。
禁忌五:法不得当
复习时就要抓住考试这个根本,从分析考试大纲和真题入手,确定复习重点,将重要的知识点和题型搞透,不要妄图面面俱到,否则你的时间肯定不够。还要注意把握记忆规律,平时不会做或做错的题要特别注意,最好隔段时间就要重做一遍,直到它真的成为你自己的东西,否则考试时你就会觉得许多题都似曾相识,却就是做不出。
复习要注意几点:方法技巧是很重要的,但要重在理解;不提倡题海战术,但做题要有一定的量,不要只看例题,不动笔练习,还要学会与人交流,学会归纳总结,适当记忆;还有要重基础,明主次,把握好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次要的,不要舍本逐末,花时间做无用功;还有就是要做到持之以恒,坚持到考试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