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数量关系—数学运算
1、计算问题
1.等差数列
①通项公式:An=A1+(n-1)d
②求和公式:Sn=(A1+An)/2Xn=nA1+n(n-1)d/2
③中项公式:Sn=nA中(中项求和)
2.定义新运算
根据题干明确新运算的特点,依据特点解决问题
经典例题:
定义运算□:3□3=3+4+5=12,6□4=6+7+8+9。若X□5=660,则X的值为:()130
3.周期循环问题
找到题目中的循环数,根据循环数找到规律,解决问题
4.逆向递推
从题目结果出发,逆向退出初始数
方法总结:乘除互换、加减互换
经典例题:
一个数先加6,再除以5,然后减去7,再乘以4,结果是96,则这个数是:()149
2、行程问题
1.基本数量关系
①基本公式:S=VT
②正反比:路程一定,时间和速度成反比
时间一定,路程和速度成正比
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正比
2.常见考点
①相遇问题
速度和X相遇时间=全程
②追及问题
速度差X追及时间=最初的相差距离
③牛吃草问题
3、工程问题
1.基本数量关系
①基本公式
工程总量=效率X时间
速度X时间
通过总量设特值而实现解题
②正反比
总量一定,时间和效率成正比
时间一定,总量和效率成正比
效率一定,总量和时间成正比
2.常见考点
①普通工程
②多者合作
③交替合作
4、容斥问题
集合间关系
1.基本方法
文氏图
公式法
2.常见考点
①二者容斥——文氏图
②三者容斥——文氏图
③容斥极值——公式法
公式:A+B—I(I为全集)
极值题型公式:
两个集合的时候:A+B—I
三个集合的时候:A+B+C—2I
四个集合的时候:A+B+C+D—3I
5、排列组合
1.计数原理
①加法原理
体现分类思想,分类时使用加法计算
分类:一件事可以有几种方式去完成
②乘法原理
体现分步思想,分步时使用乘法计算
分步:一件事可以分几个步骤去完成
2.排列和组合
①排列和排列数
排列:对顺序有要求
A83=8X7X6=336
②组合和组合数
组合:对顺序无要求
C83=8X7X6/1X2X3=56=C85
3.常用方法
①优限法
“限”——题干中的限制条件
②捆绑法
相邻情况时使用捆绑法
③插空法
不想领情况时使用插空法
④间接法——反面思考法
当从正面考虑比较复杂时,可从反面考虑简便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