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好接发球这一关
1、 1.判断关 这是一个大的前提,如果你判断不过关,永远练不好接发球。这一关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对方一出球,速度和落点都是明睁眼漏的,谁都知道,难点是旋转。初学者会将旋转分为好多种,什么左侧上、右侧下......而我只将它归类为三种,上旋、下旋和不转。而马琳只归类为两种,上旋和下旋(2013年直通巴黎第二阶段 张继科vs周雨 马琳的解说,大家感兴趣可以听听那场比赛)。这样在判断上你就可以删除很多干扰因素。 我在去年八月份发过一篇帖子《如何判断接发球旋转》(http://www.pingpangwang.com/thread-8219-1-1.html)。其中也有网友提出质疑,但我今天要说的是,经过自己近半年的实践与体验,我的这套方法百试百灵,再结合盯球,几乎不会失手。经管发球的旋转千变万化,但说到底就是物理力学的一个简单的应用,千万别把它想的那么复杂,更不要自己吓唬自己。
2、 2.盯球关 关于怎么盯球,我发过两篇帖子,这里不再重复。要强调的是,盯球是为判断提供依据的,所以关键的东西你一定要盯准,如果你盯不好,你肯定判断不好。
3、 3.位置关 接发球有长有短,有左有右。你脚下的移动和触球的身位相当重要。如果你身位不好,接起来就不舒服,会严重影响你的手感。身位的调整分为两个过程,粗调和微调。我是跟张继科学的。大家可以观察他的接发球,对手抛球前,他压低重心,目视球拍,球抛起,随之起身;对手触球的同时,他第一步已经迈出去了,落地,这一步是粗调,此时球在台子上是一跳。他根据一跳的速度和弧线,又移动了一下脚步,这一步就是微调了,然后提前等在那去接球,很舒服。或拧、或摆、或拉。

4、4.手法关 有了准确的判断和舒服的身位之后,这一关相对会容易得多。当然,根据来球性质不同,接发球的手法有很多种。张怡宁的练习方法就是“背公式”。即便是同一种来球,也有很多不同的手法,在这些手法当中,一定有一种(而且只有一种)是最简单、最合理、最稳定的方法。这个“三最”方法就是你需要知道、记住、并熟练掌握的。在这里我举个例子,昨天刚看到湿父出的新视频,里面介绍了上旋球搓长和摆短的练习方法。我个人观点是,既然已经判断出是上旋球,就手法和手感而言,搓长和摆短绝不是最简单、最合理、最稳定的方法,所以我建议,这种方法不要列入你的“公式表”里。随着你水平的提高,你的公式表还会不断的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