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习方法:[14]人体内环境与稳态
(一拘七呷憎)细胞生活环境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体液
(1)体内眉鹆庞卯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
※毛细血管壁与毛细淋巴管壁均由单层细胞组成,在解答跨膜运输的题时应该注意。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2、组织液和淋巴(成分考查较少,要理解几种常见的物质是否属于组织液)。
3、细胞外液的本质: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三、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1、渗透压
(1)概念: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2)大小(比较渗透压):相同浓度的蔗糖=相同浓度的葡萄糖<相同浓度的氯化钠,其比例为1:1:2(这里跟化学的溶液浓度和电解质的电离结合起来理解)。同样的情况下,浓度越高,渗透压越大。
(3)种类
①离子渗透压:无机盐(如盐酸、氯化钠)
②胶体渗透压:如蛋白质
2、酸碱度(PH值)
(1)血浆的正常的PH值为7.35-7.45
(2)缓冲对(缓冲物质)
1、温度:37°
2、内环境是物质交换的媒介: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需要体内各个器官系统的参与,同时,细胞和内环境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细胞不仅依赖于内环境,也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3、组织水肿形成的原因
(1)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
(2)肾小球肾炎;
(3)过敏反应(组织胺);
(4)毛细淋巴管阻塞,淋巴回流受阻;
(5)细胞代谢产生积累过多。
(一)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内环境动态变化
(1)稳态的概念: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称为稳态。
(2)变化的原因:随着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在不断发生变化。
2、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1)经典解释: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集体各种个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
(2)现代解释:在经典解释的基础上,免疫系统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3)稳态调节机制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