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情六欲影响健康
人是感情的动物,七情六欲,人皆有之,属于正常的情绪活动,是对外界刺激和体内刺激的保护性反应,有益于身伺拈渌渴心健康。但过激的情绪活动,则可使内脏发生疾病。
中医经典曾说:“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怒伤肝,恐伤肾”。情绪作为致病内因主要是指七情过极,刺激量过大,超出了个体可能承受的正常生理范围,导致体内阴阳气血脏腑功能的异常变化,则可引起疾病。由于不同情绪的过激性质、刺激的强度和作用持续的时间是不同的,因而致病也不相同。一般而言,喜较少致病,暴喜,刺激强度较大则可致病。《说岳全传》中宋朝名将牛皋,当他擒住敌军最高首领金兀术并骑在他背上时,因兴奋过度,当即死亡。惊恐愤怒致病最速且重,如暴怒、骤惊、大恐等勃发性冲荡刺激皆易致病,甚至死亡。《说岳全传》中宋朝名将牛皋生擒金兀术并骑在兀术背上当即气死兀术,这就是暴怒气厥。金兀术被擒又是骤惊又是暴怒,结果被突发性情绪冲动而致死。而忧思致病则较缓慢,特点是情绪波动不强烈而反复纠缠机体,久之则致病。又如久悲、久忧、思虑过度等持续不良的心境,积久可成疾;又如多种情绪间断或连续刺激也易致病,如悲喜交加、喜怒无常、怒而带忧等。
精神因素对心血管方面的影响。异常的精神刺激常可引起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及脑血管病、头痛等。研究认为,精神上的愤怒、焦虑、恐惧、可引起一系列植物神经机能变化,血管收缩,外周动脉阻力增加,心搏出量增加,血压升高,长期处于激烈的紧张状态,这种变化可固定下来,成为不可逆的病理现象。因此,急躁易怒、忧虑情绪的人最容易发展为高血压。情绪压抑或愤怒者,血中胆固醇一般较高,血中去甲肾上腺素含量亦高,这种情况长期持续。则易导致心绞痛、冠心病。高血压病人在愤怒之下,血压急剧升高,可诱发脑血管病,当场“中风”。情绪刺激引起脑血管痉挛时,还会引起头痛和偏头痛。
精神因素对呼吸方面的影响。不良的情绪刺激失去心理平衡时,常可引起胸闷、气急、心率改变、面色苍白、头额冒汗、哮喘等。由于换气过度血液中二氧化碳成分降低,可出现手指发麻,肌肉颤抖,头晕,甚至昏厥。
精神因素对消化方面的影响。不良的情绪刺激,可引起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胃痛、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结肠过敏、腹痛腹泻等。据研究统计,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因情绪不良而致病者占70~80%,因为异常情绪刺激造成影响胃肠道活动的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如突发紧张、恐惧使交感神经发放冲动增加、幽门括约肌收缩消化道反射性痉挛,加上内脏血管收缩,供血不足,所以暴怒时或稍后感到腹部疼痛;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可使胃酸分泌增多,再加上外周小血管收缩造成胃肠道微循环缺血、淤血、胃上皮细胞更新变慢,使胃肠道粘膜出现、坏死和溃疡形成。长时间的焦虑紧张则可提高副交感神经的兴奋,引起胃肠道的运动和分泌增加,如结肠过敏时肠鸣、腹痛和腹泻。
更值得注意的是,情绪对于癌症的发生和治疗关系密切。祖国医学“七情郁结”可导致气滞血瘀,是发生癌症的一个重要原因。现代心身医学实验证实,不良心理因素、过度紧张、忧郁悲伤,是一种强烈的“促癌剂”。恶劣的情绪能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免疫细胞中的T淋巴细胞抗肿瘤功能衰退,为恶性肿瘤的发生大开方便之门。在现实生活中,多数癌症患者在发病前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精神创伤或精神刺激。现代流行病学调查证明,情绪抑郁、忧虑或急躁冲动的人,易患冠心病和癌症。性格易怒的妇女,乳腺癌发病率较高;妻子死亡的男性冠心病发病率高达40%,新近丧亲属者(如寡妇、鳏夫),要比同龄的其他人死亡率高七倍;易激动、易烦躁和喜怒无常的人中,高血压、心脏病、溃疡病及甲状腺机能亢进等病的发病率高。可见精神因素对机体疾病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对寿命长短当然也是重要的。因此,要想健康长寿,首先要精神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