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历中说的二十四节气(中)
我国历史文化悠久,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为了更好地适应春种秋收,合理安排自然规律所创立的一套计时表,有歌这样说“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下面就具体介绍一下各个节气。
9.芒种
1、芒种谐音“芒种”,表示农民已经开始了忙樱蒺遛髻碌的田间生活。要开始收割麦子了。这段时间降雨量最为丰富,气温比平时有了显著的升高。我国长江的中下游地区进入连绵不断的阴雨时节,也叫“梅雨”芒种之日螳珠铌懵共螂生,又五日鵙始鸣,又五日反舌无声。是每年的6月5日-6月6日。

11.小暑
1、小暑表示盛夏的正式开始。“暑”是干燥,炎热的意思,小暑是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是没有到最热的时候。梅雨开始结束,但是还是要注意降水量对农作物的生长造成的不利影响。小暑之日温风至,又五日蟋蟀居辟,又五日鹰始挚。是每年的7月7日-7月8日。

13.立秋
1、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万物从夏季的郁郁葱葱变得萧索寂寥。立秋并不代表酷热的结束,初秋的天气依旧会很炎热。还要等到处暑或者白露,天气才能真正的凉爽下来。立秋之日凉风至,又五日白露降,又五日寒蝉鸣。是每年的8月6日-8月9日。

15.白露
1、白露前后,暑气逐渐散去,早晨草叶上的露水会更加厚重,在草叶上形成一层厚厚的水滴,白露也因此得名。冷空气持续加强,也会让温度降低的更加厉害,树木开始变黄落叶。白露之日鸿雁来,又五日玄鸟归,又五日群鸟养羞。是每年的9月7日-9月8日。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