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实施ERP的几大不足
1、一、缺乏长远规划和前瞻性设置 这是企业很容易忽略的因素。企业一般实施ERP系统(一体化管理平台)的针对性很强,主要根据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而较少考虑企业长期的发展问题。相应的,中小企业的无论在业务增长还是行业扩充等方面,发展速度都很快,ERP实施过程中没有考虑企业的发展问题。包括业务扩展、流程改造、物料编码扩充等各方面没有留出足够的升级空间,结果很快就出现鞋小脚大的问题。无法适应企业的发展,最终导致刚上线不久就重新修正,甚至二次实施。
2、二、实施过程控制不力 ERP系统的实施是一个非常庞大而且复杂的管理工程,它会涉及到企业管惯栲狠疲理等各个方面。实施过程的控制千头百绪,其中任何一方面出现问题,都会导致企业ERP实施夸臾蓠鬏过程不顺畅。甚至出现实施范围变更、项目延期等情况。在实施过程中,一方面要协调各部门人员讨论、优化流程设置,增加的工作量大。另一方面,由于实施周期长。突发问题多,软件提供商和企业双方都做得非常辛苦。导致矛盾冲突很容易出现,处理不好的话,很容易影响项目进度。 因此在实施时一定要慎重的选择项目管理人员。不仅需要项目管理人员对企业情况和ERP项目有深入了解,还需要项目人员有很强的协调与组织能力。能及时解决突发问题。这样,才能保证项目的正常进行。在双方出现分歧时,尤其是出现矛盾时,一定要本着把系统实施好,为企业谋利的共同目标,将矛盾化解。而不能意气用事,将矛盾激化。
3、三、编码不够科学 企业中的各类数据可以概括地分为相对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对于要录入计算机进行管理的每个数据都要进行分类和编码,一是为了计算机作为索引识别,二是为企业分类统计提供依据,而且方便目视识别。编码是否合理很重要,有不少用户因为对编码的意义不明确而导致出现严重问题。例如,出现码位长度不够或分类码位数不够。无法按规定的编码原则进行后续编码工作;物料编码混乱。无法按类别进行信息汇总分析;物料名称不规范,导致物料使用和统计的错误等等。 一套好的编码体系要结合企业的行业特点和实际情况及今后的发展来制订。例如,机械制造行业的企业可以参考国家CIMS分类编码标准体系,有选择地对信息加以分类编码。以便今后与CAD、PDM等系统相集成。对于企业规模较小的用户,有些信息本身并不复杂,因此建议这类信息不必进行编码。而以其自然形式表示。
4、四、企业自身需求不明确般来说。中小企业的发展速度都很快,对信息质量、速度等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但与之对应的管理模式或手段却没有与之同步,导致信缓肉酪盂息管理手段的落后成为阻碍企业前进的包袱。因此。从这方面来说,企业有很强烈的需求想借助好的工具改变管理落后的局面。但企业的需求如何落实到管理工具中并最终达到目标是企业应该好好思考的问题,一方面企业要从各方面和角度梳理企业面临的问题,另一方面,了解软件系统的思路,在实施过程中经常会有企业管理人员很不解地问,为什么我们以前用手工都能实现的东西,在软件里就是实现不了,难道软件竟然不如手工方便?其实此类问题大多是因为对软件实现方法的不了解所致,老是以老的思维方式考虑问题。很多企业因为对信息化软件的不了解,对企业管理与ERP系统的对接很迷茫,根本提不出自己的需求,大多的应对方案是让ERP实施人员展示一下系统内置的功能。然后判定此功能是否为企业所需,做功能缩减后要求实施人员把软件功能套到企业上就行,根本没有自己的管理思想,这是很多企业很容易出现但又易被忽视的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