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解读足内翻与足外翻
1、在临床上,外翻足也被称为足旋前。踝关节的结构组成,主要可协助矢状面的动作(跖屈和背活贶涩零屈),因此基本上外翻足的外翻部位讵畿缤耒会出现在足部,以及距骨与跟骨之间的关节。此异常症状的特征是足部内缘下沉至平坦且低的位置,从而使外缘承受过多的负荷。外翻足常见原因除了遗传,足部骨骼结构组织异常之外,还跟足部关节的支撑韧带功能受损、帮助支持足弓的内在肌肉无力、距下关节活动过度、足部的不当使用因素有关。临床中大部分旋前足的病例与扁平足有关,因此对于外翻足所引起的功能异常,会用扁平足的治疗方案加以矫正。因为扁平足引起的外翻足牵涉到结构上的问题,所以或许无法恢复足部的位置,不过仍然建议将运动纳入治疗中。
2、足内翻与外翻足正好相反,足部呈现内翻的状态,也称足旋后(supination)而大部分的负荷量都落在足部的内缘。内翻足常见原因除了遗传,足部骨骼结构组织异常之外,还跟足部关节的支撑韧带功能过强、帮助支持足弓的内在肌肉过于发达、距下关节活动度不足、足部的不当使用因素有关。
3、外翻足与内翻足的自我运动治疗:这两种足部位置异常,均可透过适当治疗获得改善,而治疗重点如下:练习加强足弓支撑的运动训练背屈,跖屈,每次2-3组,每组30-60秒,建议每天训练的总时间至少30分钟。
4、练习足部固定运动五趾抓地,每次2-3组,每组30-60秒,建议每天训练的总时间至少30分钟。
5、学习与训练平衡,使身体排列在足部所有的支撑点上,见下图。五趾抓地沿着一条设定的直线或曲线走,建议每次做2-3组,每组走10-15个来回,具体强度因人而异。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阅读量:73
阅读量:92
阅读量:66
阅读量:71
阅读量: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