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不曾告诉你的日语学习误区

2025-05-04 12:05:03

很多人在学习日语的时候存在一些误区,但老师也不指导学生怎么走去这些误区,可能会造成学生学习日语困难,学不好日语,甚至放弃学日语,现总结一些误区给大家参考。

学习误区

1、学习误区之一:把学习责任放在老师身上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我也曾是学生,也曾从老师的教授中受益,我如今很多的教学感悟都来自于过去与现在的对比。 站在老师的位置上回顾曾经的学习之路,是件很奇妙的事情。时常我会有很强烈的倾诉欲望,想让我的学生少走点弯路,避免踏入学习的误区。 而我首先最想讲的第一个误区是: 完全依赖老师 就像我的题目一样,老师不会全方位地样样都教给你。学习是开放式的。连谷歌中国区总裁李开复博士都说过,21世纪,旧式的教育已经过时了,更重要的是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日语学习上也是如此。我跟学生讲过,为你们分析一个语法,是给你们一个交流的框架,至于框架中的内容,要由你们自己用合适的词汇去填充。老师的例句只能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告诉大家以后遇到相似的场景可以如此这般运用。 而学生们大致的表现是老师交代的练习就做,其余能免则免,学习也是点到即止。其实要论起练习,真想做,是永远做不完的。回想当年的自己,在学习上总是有吃不饱的感觉,课堂上的东西总嫌少,课外自己不停地买来各类练习指导,来填补脑袋里的空洞洞。而当时老师的教授方法,现在看来,还真“残酷”,在精读课上,老师会让我们用日语来对课文做个总结或者发表感想,重视我们的自由发挥。至于单词语法嘛,课堂时间宝贵,哪有那么多实际操练的功夫,课后自己练习去。 所以现在回忆起来,我的学习几乎从不依附于老师,老师只是起了个引导作用,而底下的事情,就是自己常年地在图书馆埋头用功,在校园里各个角落苦练发音和朗读。 如果仅满足于在课堂上学习,只能算被动地学习,为什么不自己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呢?

2、学习误区之二:语速越快越好 场景一:班上一位成瑗礼佛夜绩优异的学生以极快的语速朗读完课文,语音刚落,另一位学生说:“×さん,你天天在家里唱RAP吧!” 场景二:给学生听标日课文磁带,让大家旎髂坑若同步跟读,全班声音参差不齐,语速基本都落后于磁带。一男生愤愤然:“那里面朗读的人是故意的!故意读这么快!” 我们要说某人外语好,就是夸他(她)说了一口流利漂亮的外语。而在大部分人的意识里,流利的标准似乎就是语速快。当然,语速快就说明自己的确对外语听说下了一番苦功夫。但是所谓过犹不及,每当我听到我的学生极快地朗读、但时不时因为漏读假名而回头去重读时,我就好像看到了以前的自己。 大学时代我最喜欢做的就是略带着炫耀的心态,在班上快速流利地朗读课文。那是我坚持不懈晨读的成果,自然要适当“披露”。直到要参加市演讲比赛时,我自以为的优势完全被粉碎了。赛前半年由外教进行单独辅导,他在我演讲时不断地打断我,要求我慢点,再慢点。曾经自豪的优点如今变成我急需要改变的缺点。 那一年春节回家,给我姑姑听我朗读时录下来的MP3。她常看日本电视节目,但完全不懂日语,她听了我的录音后,唯一的评价就是感觉我的声音很慌张,语速太快。连一个外行都听出了我的毛病,我终于明白,语速过快,往往代表着不从容。 关于语速的快慢,其实是不同学习阶段会出现的不同问题,当大家刚入门时,遇到的情况就像场景二一样,跟不上正常语速,那是因为大家的储备还不够,无论是单词储备还是语感储备。然后大家受打击,就开始朝高语速的目标努力。终于努力到语速快过磁带了,以为修成正果了,但迟早会有一天,为了能够从容自信地交流,又要开始学着降低语速。 我的学生里,大部分还是处于要提高语速的阶段,有个别学生已经处于追求高语速的阶段。但是这个阶段并不是终点,只有能够以适当的语速从容不迫地用日语或者别的什么语娓娓道来时,才算真正掌握了。虽然最后语速又慢下来了,但是运用的感觉和以前又完全不一样了。就好比习禅的过程,从见山是山,到见山不是山,又回到见山只是山,没有这个过程,这个外语就不是你的。

3、学习误区之三:时间是靠挤出来的 无论是读书的人还是工作的人,绝大部分都把这句话奉为名句吧。尤其是一边工作、还一边报班充电的职场人士,真是恨不得一天有48个小时。 但是,悄悄地告诉大家,时间其实不是硬挤出来的,而是合理安排出来的! 大家回忆一下,是不是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突然惊喜地发现,空出了一块完整的时间,然后脑子里就盘算着该干这个干那个,然后悠闲地东摸摸西碰碰,然后心里告诉自己时间有的是,然后,就又突然地发现,空出来的时间已经过完了,而自己原计划的事情都还没完成一半。 所以,即使千方百计挤出了时间,这个时间还是不能为己所用。 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手头准备一个记事本就够了。只要你把自己该干的事情有条理、有主次地罗列出来,然后按顺序去执行,时间不用你去挤,自然就空余出来了。 也就是说,为什么会老没有时间,没时间背单词、没时间背课文、没时间做练习、没时间......那不是因为没时间,是有时间也被你浪费掉了! 我最怕学生把没时间当借口扔给我,我曾经甚至帮学生制定学习时间,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然后各项应该怎么做。但是治标不治本。 这里还需要涉及到一个关键点,就是执行力和自我约束能力。可能日程安排的确做得很漂亮,但是跟自己毫不相干,还是想做啥就做啥。我刚进大学时,跟室友讨论高考,我说,我所在的高中高考前给学生放了一个月的温书假,期间就回校5天老师做总结辅导。其他人都听傻了,她们说到高考前一天他们都被要求在教室里自习呢。我听了也很惊讶,不是每所学校在考试(无论是期中、期末还是中考、高考)前都得放一周到一个月的温书假吗? 后来才晓得,放温书假是我母校的特色,考前都给学生极大的自由复习时间。毕竟时间是自己的,你自己不打理,谁来打理? 如果把你的时间当做自家后花园,你是愿意花园被打理得井井有条、赏心悦目,还是杂草丛生,无下脚之地?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相关推荐
  • 阅读量:39
  • 阅读量:93
  • 阅读量:42
  • 阅读量:71
  • 阅读量:86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