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吃芋包习俗

2025-05-02 21:17:50

闽西客家人重阳风俗是吃芋包。因当地客家人把芋包俗称为肉丸子,因此闽西客家人又把重阳节俗称为芋卵节或肉丸子节。

  那天,妹夫挖回自家种的青芋,刨皮去毛后洗净,聚刁擞蛔放置铁锅内把芋子蒸熟。然后用锅铲把芋子捣烂成泥,加入番薯粉、清水、盐水和胡椒粉,用手反复揉搓成团,制成芋包的皮。接着将瘦猪肉切成肉末,另加香菇、笋干、鱿鱼、葱头,切成碎末。先炒猪肉,然后把其他配料下锅混炒,加点料酒、酱油、清水,煮熟后下芡粉制成芋包的馅。这些皮和馅准备就绪后,妹夫开始包芋包。

他将馅包在芋皮里,每个像小笼包一样大,圆圆的、白白的,整齐有序地排放在蒸笼里,最后将蒸笼放置铁锅中蒸上20分钟左右。待锅中热气腾腾时,一缕缕香气扑鼻而来,令我口内生津,顿生食欲。蒸熟起锅,把一个个芋包摆放在盘中,撒上一些葱花、胡椒粉,淋上热热的猪油,便端上桌食用。乘热而吃,又香又滑,鲜美可口,回味无穷。

  在客家地区都有用芋子作主料制成的美味食品,并有“半年薯芋半年粮”之谚语流传。长汀有著名的芋子饺,明溪有可口的蕨须包,在宁化客家祖地则有用芋子烹制而成的烧卖,从客家人烹制的“芋子”系列美食,可折射出客家人聪明能干、热爱生活的品质。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