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黄丸的方剂来源是什么?
六味地黄丸传统的方剂最先是从宋代儿科名家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里面的地黄丸演化而来的。
钱乙的地黄丸来自于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里面的肾气丸。
它是将肾气丸里面的桂枝和附子去掉,保留了三补三泻六个药味,就成了六味地黄丸。最早六味地黄丸在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里面主要是用来治疗小儿肝肾不足而导致的一系列疾病,比如说脾虚慢惊风、五迟,所谓五迟就是牙齿迟、说话迟、行走迟、长发迟等等,因为肾气不足而发育迟缓的小儿。后来因为它滋补肾阴是一个很好的方子,而且很平和,用药很安全,尤其到了明代张景岳,六味地黄丸又被用成汤剂,做成丸剂等等,广泛用于多种虚劳性的疾病,最重要的就是用于肾阴亏虚,或者肝肾阴虚这样的一些疾病。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阅读量:166
阅读量:41
阅读量:188
阅读量:79
阅读量: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