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的职场心理干预

2025-05-23 22:18:20

1、一、影响因素拖延者的拖延行为与完成任务所受的时间压力和来自外界的娱乐方面的诱惑有关。拖延者往往难以抵制外界的诱惑尤其是娱乐方面的诱惑,从而导致了拖延行为。

2、二、任务特征1、任务难度。任务的难易程度会影响个体拖延行为的发生,任务越复杂,人们越容易拖延,当个体认为某项任务超出自己的能力时,由于缺乏对成功的控制感,通常会采用拖延的方式推迟或逃避执行该项任务2、奖惩时限。任务的奖惩时限也影响任务的完成。如果任奖赏及时,会减少任务完成时间的拖延。3、任务的厌恶程度。对于可能带来令人乏味、产生挫败感和怨恨的任务,人们会首先选择回避,如果不能回避,就会尽可能地推迟面对。

3、三、个体差异1、非理性的观念。如果个体认为回避失败动机高于追求成功动机时,个体将倾向于以拖延的方式逃避可能的失败。2、低自我效能感和自尊。从心理层面分析,部分人对工作能力不自信是导致拖延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工作上曾遭遇过重大挫败,对自己不够自信的人,容易产生逃避心理,不断地推迟完成任务。3、自我设阻。拖延者从事某任务时,经常会因为某些外界刺激因素推迟开始任务的时间;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也更容易出现中断该任务去进行其他活动的情况,并且不断地推迟任务的继续。4、焦虑。在远离期限时,拖延可以让个体焦虑减少,但随着任务期限的临近,拖延者会体验到更多的焦虑。5、冲动。冲动有时可以激励人们追求一些东西,但是过分活跃可能导致做决定太快、注意范围缩小的情况,这些将导致个体拖延行为。由于冲动让人更多关注即时激励,而忽略长期责任,因而冲动的人们更可能拖延。6、完美主义。完美主义倾向与拖延之间存在正相关。完美主义可分为积极完美主义和消极完美主义,积极完美主义者会积极寻找方法完成学习任务以达到理想的成绩,而消极完美主义者则更多采用拖延来逃避失败。

4、四、干预措施1、改变认识辜染蜊矶拖延与一些认知心理呈负相关,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改变这些不正确的认知,如运用积极暗示、增瑕铆幌约加成功体验和放大优点等方法获取自信;改变完美主义,帮助拖延者分析完成任务带来的益处。2、积极情绪和调节动机可以通过适当休息,转移注意力,适当地放松娱乐等来转换心情,获得暂时的积极情绪,不能逃避现实,忽视长远利益和问题的根本解决。在动机方面,任务性质中的任务厌恶影响拖延,所以需要将厌恶的任务转换为喜欢的任务或附加一些奖励。3、增强自我效能感增强自我效能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预防拖延的发生。鼓励个体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对自己进行自我管理,积极监控自己的行为并评估干预期。4、发挥群体的作用群体氛围可以为成员提供一种特殊的情境,充满理解、关爱、信任,这种环境的变化必将引起个体行为的改变。

5、另外,可以参加一些有针对性的课程,比如员工怎么进行心理调适,管理自己的情绪,减少工作中带来的压力,使心理健康的指数达到正常状态,工作、生活更加幸福快乐。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