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子怎么培养性格培养的关键在哪
俗话说:三岁看老。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孩子性格培养要趁早。还有一句是这样说的,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小编不知道这句话是否科学,但觉得有一定道理。今天就分享一下我怎么教育和培养自己的儿子,特别是性格的培养,期待能引起朋友们的共鸣。

2、第二个原则就是“严而有方”。我想不管男孩子也罢,女孩子也罢,传统的“严父出孝子”的观念是有一定科学棕百脾酷道理的。对于“孝子”的意思,我们应该这样来看,不光是孝顺、孝敬,而应该是说严格的教育能让孩子懂得什么是规则,以后长大成人他们才不会去触碰法律道德底线之下的东西。我的孩子2岁多快3岁的时候曾有个不好的习惯,在妈妈做饭的时候还要背在身上,否则哭闹个不停。为了纠正这个问题,一天,我坚决制止了爱人要背孩子做饭的行为,儿子开始哭起来,我耐心地给孩子讲道理,还把他喜欢的玩具拿出来试着逗他玩,可孩子不为所动,反而哭得更厉害,在多次劝说无效的情况下,我找了一个带胶皮的衣架打了他的手,然后告诉爱人我们各自做事,哭了一个多小时的孩子从那以后就改了许多。当然,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我们不能打孩子,另外就是严过之后的安慰同样不可少。

4、第四个原则是“果断而不婆妈”。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们教育孩子,应不能老是在孩子耳边唠唠叨叨,过多的说教不如正确的行动。比如,有一次,在我们数落孩子的时候,孩子突然说,“别说了,你们烦不烦啊”,还一脸无赖的表情。不知道他是跟谁学的这句话,在爱人脸色面露愠色的时候,我止住了她。随后我们意识到,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特别是纠正他的不良习惯的时候,一定不能婆婆妈妈,要看着他的眼睛,保持与孩子同样的高度,并要求孩子看着爸妈的眼睛,同样的道理最多只重复两遍,然后让孩子告诉我们,刚才爸妈讲了什么,他们是否真的明白。因为,如果婆婆妈妈的话,不但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而且语言的效果也大打折扣。正确的做法是,在陪孩子玩乐的时候,在他们开心的时候,多引导和教育,这样他们才容易听进去。

6、第六个原则是“身教胜过言教”。对于这个,上面也许会有重复的内容,但这里拿出来,就是为了强调,有了孩子的我们,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孩子很多的行为是从我们身上模仿习得的。因此,一定不能让孩子学到我们身上的不好的习惯,如果我们不能克制那些“任性”的坏习惯,比如时不时把玩手机、不爱学习、偷懒等坏习惯,也最好在孩子睡着的时候才表现出来。当然,如果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得到成长,对孩子也是一种促进。

2、磨砺孩子的心性,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故意制造困境刁难孩子”,培养他的忍耐力,让孩子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我的孩子和我的小侄女一起玩的时候,因为侄女的性格很好强,孩子经常会被弄哭,一般大人都会教育行为过当的孩子,安慰受伤的孩子,这样过了几天,儿子受伤了就会来父母这儿求助。一次我和爱人约定,决定不理会儿子的求助。在儿子几次求助未果的时候,终于忍不住大哭来排解委屈,在孩子情绪稳定的时候,我询问他事情发生的经过,然后告诉孩子以后面对这样的问题要如何解决,通过几次努力后,儿子终于学会如何避免在冲突中受到伤害。

4、三是父母的细心、爱心和恒心。细心的父母才能发现孩子闪光点和问题出现的苗头;爱心是每个父母都有的,但不是所有父母理解了爱心的真正含义,我们爱孩子的目的是让孩子成才,任何时候都要瞄准这个目标,应爱而不溺、爱而有方。恒心,这有个例子,中央电视台播放了一对母子,儿子先天耳聋,母亲愣是靠坚韧不拔的毅力陪着儿子读到大学,并成功让儿子学会了正常交流。可见,天下没有不成才的孩子,只有没尽全力的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