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育,从发现自我到自我发现
1、以下三幅图是学校中的几张照片。虽然我自己还没有结婚,但当我看到这些的时候心中不禁一寒,比我小时候的学习条件还要差很多。现在大多父母很宠溺孩子,给孩子尽可能的创造,力所能及最好的条件与环境,因为之前的独生子女政策,大多数家庭中都是独子独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知道父母赚钱的不易,孩子越大父母越摸不透孩子的脾性,甚至有时不知道孩子是怎么了,为什么不如小时可爱听话,为什么不努力学习,为什么变得那么叛逆,为什么与社会脱节,为什么沟通有了障碍,为什么......
2、这是接水喝水的地方,有矶窍崮冬天冷,水管冻冰,条件差,校长或老师就用大锅给孩子们煮水喝。学校没有食堂,家庭条件稍好一些的,会给孩子带饭。稍差一些的,凭着些许爱心人份序鳄垴士的捐赠吃些便宜的面包。而孩子们吃的最好的食物就是泡面和火腿肠。试想,如果你的孩子在这种条件下学习,还会去攀比耍大牌,成天要着ipad,不假思索没有担忧的生活么。他们会不会想要改变自己的生活条件呢?父母全管,孩子才会产生依赖。孩子教育的问题不是一天两天所形成的,而这个或这些形成问题的根本原因,大多来自于父母的教育。
3、学校不大,幼儿园到初三都混合着上课。师资力量不够,就高年级的孩子管低年级的孩子,大些的孩子就担起了责任,又当爹又当妈。或许您的孩子不用那么艰辛,可以选择学这学那的课外班。但就孩子的角度来说,您让他学的是他自己想学的或者爱好的么?笔者觉着,与其一技之长不如让孩子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觉识去思考,用自己的一是去领会。
4、这个爷爷养了三个孩子,孩子都没有了父母,爷爷又没有什么收入来源,只能捡些破烂。但孩子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学习是学校中拔尖的。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梦想是美好的,因为有自己努力的方向。大多数衣食无忧的父母给孩子建立了一个个的幻想,而这幻想就不那么切合实际了,因为他根本不知道如何一步步达成这个幻想。
5、男人有泪不轻谈,但同样的,这种环境,这种压力,这样的人情冷暖,孩子们都记在了心里。虽然贫富差距大,但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差不了多少的。爱但不要溺爱,人家的环境造就了孩子强大的内心。您的条件优越,想要教育好孩子,就要改变自己的教育模式与思维观念。
6、这个妈妈同样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家里养猪,自家却一年也不见得吃得上一次猪肉,但孩子们很孝顺,不仅主动分担压力还给父母洗脚。洗脚虽然是件小事。但现在的孩子又有几个给父母洗过脚的呢。
7、无论东西方,教育模式,无所谓先进与否。教育就是觉识的一个成长过程,让孩子具备场式思维,学会平衡,也就具备了生存适应能力。这样,无论他将来身处何方,都能混的不赖。未必是高学历,高成就的人就会生活的更好。更多的是体验,体验生活,体验人情,体验......生活是多彩的,不要让家长的觉识困禁了孩子的能力与情感。多站几个角度观察孩子的问题所在,或许能得到一个更好的,改善教育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