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绒服行业发展前景趋势及投资策略分析

2025-07-15 01:00:04

1、羽绒服行业主要产品分类根据国家统计局对羽毛(绒)加工及制品制造(194)的分类方法,羽毛(绒)加工及制品制造(194)可分为羽毛(绒)加工(1941)以及羽毛(绒)制品加工(1942)。其中羽毛(绒)制品加工(1942)是指用加工过的羽毛(绒)作为填充物制作各种用途的羽绒制品的生产活动。产品包括:——羽绒寝具:羽绒被、羽绒褥、羽绒睡袋、羽绒枕;——羽绒靠垫,羽绒手套等羽绒制品;——在同一羽绒制品企业生产的羽绒服装、羽绒背心等。本报告涉及的羽绒服只要是指“在同一羽绒制品企业生产的羽绒服装、羽绒背心等”。

2、羽绒服行业发展政策环境分析(一)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009年2月,国务院公布了《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简称《规划》)。这份规划对2009-2011年中国纺织工业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综合性应对措施,以确保纺织工业稳定发展,促进纺织工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规划》提出了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的基本原则,即坚持开拓国际市场与扩大内需相结合,坚持扶持骨干企业与带动中小企业相结合,坚持自主创新、技术改造与淘汰落后相结合,坚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与加强政策引导相结合。《规划》还制订了2009年至2011年的产业发展目标:——总量保持稳定增长。到2011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2000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10%;出口总额2400亿美元,年均增长8%。——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培育100家左右具有较强影响力的自主知名品牌企业,自主品牌产品出口比重提高到20%。——科技支撑力显著提高。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纺织技术装备比重提高到50%左右,全行业劳动生产率年均提高10%。——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全行业实现单位增加值能耗年均降低5%、水耗年均降低7%、废水排放量年均降低7%。——淘汰落后取得实质性进展。到2011年,淘汰75亿米高能耗、高水耗、技术水平低的印染能力,淘汰230万吨化纤落后产能,加速淘汰棉纺、毛纺落后产能。《规划》提出了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的八项主要任务:一是稳定国内外市场,二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三是加快实施技术改造,四是淘汰落后产能,五是优化区域布局,六是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七是加快自主品牌建设,八是提升企业竞争实力。为实现《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规划》还提出了十项具体的政策措施:一是继续提高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二是加大棉花、厂丝收购力度,三是加大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投资力度,四是进一步扩大国内消费,五是鼓励企业实施兼并重组,六是加大对纺织企业的金融支持,七是减轻纺织企业负担,八是加大对中小纺织企业扶持力度,九是加强产业政策引导,十是发挥行业协(商)会作用。

3、(二)纺织工业“十二五”科技进步纲要2010年11月,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公布了纺织工业“十二五”科技进步纲要。该纲要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纺织工业科技进步将重点围绕加大关键技术攻关力度,大规模推广先进适用工艺的技术和装备,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以及加快纺织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促进行业原创技术研发能力的显著提升,全面提高行业生产效率和产品附加值。“十二五”期间,我国纺织工业将重点突破十大类50项关键技术,并在全行业重点推广110项先进适用技术。“50+110”涵盖基础理论研究、纤维材料开发应用、纺纱织造技术、环保节能技术以及纺织品、机械、信息化和标准化等多个方面的技术进步要点。其中,仅节能减排技术的攻关推广项目就多达18项。“十二五”期间纺织工业将把推进“节能环保、绿色低碳,以及创建完善的产学研创新体系”等内容作为重点任务。“50+110”作为未来5年纺织科技进步的新关键词,将大力推动纺织行业“十二五”科技进步,提高行业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科技贡献率,实现由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的转变。

4、羽绒服行业发展状况分析中国羽绒服行业部分经济指标如下:

羽绒服行业发展前景趋势及投资策略分析

5、羽绒服行业对上下游议价能力分析1、上游议价能力分析从羽绒原料市场的发展来看,羽绒原料除了受供需影响较大以外,也与养殖业信心有较大关联。近年来,我国羽绒原料市场发展有所起伏,稳定程度不足,对羽绒服市场影响较大,突出的表现在价格的变化上。而羽绒又是羽绒服产品较大的成本,相对而言,羽绒服企业并不能获得较强的议价能力。从服装面料及辅料方面来看,多年以来,我国面料及辅料的配套跟不上服装业的发展,生产高档服装的面辅料还较多依赖于进口,这使得国内高档面料及辅料的生产商具备较大的议价权,而羽绒服装企业则在议价中处于弱势。从缝纫机械方面来看,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缝纫机械行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零部件产业配套体系,成为世界缝纫机零部件最大的产销中心。供应充足及竞争的充分,使得中国羽绒服装企业对缝纫机械制造商具备较强的议价能力。2、下游议价能力分析中国羽绒服装行业企业众多,且受季节性、天气状况的影响较大,行业竞争较为激烈,并且目前我国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对价格的敏感度较高。因此,在中低端市场上,羽绒服装企业的议价能力较弱;而在高端市场上,消费者的价格需求弹性较小,羽绒服装企业对高收入人群的议价能力相对较强。

6、国内羽绒服行业潜在威胁分析1、劳动力问题2009年以来,“劳动力储备”问题成为困扰我国羽绒服装产业发展的一大主要因素。在江苏、浙江及福建等地,熟练工依然存在较大缺口。究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首先,曾经是产业发展生力军的劳动力已逐渐老化,相当比重的劳动者选择转行或返乡,而80后及90后新进劳动者普遍对服装行业从业意愿较低;其次,政府在行业宣传和就业引导方面比较倾向于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不利于服装企业招收新员工;再次,大量农民工受文化教育程度和经历经验所限,流动比较困难。分析认为,今后劳动力问题若得不到解决,将对我国羽绒服装行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2、竞争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羽绒服装行业的快速发展,世界顶级羽绒服装品牌开始进入中国市场。虽然国外品牌男装受到文化差异、营销网络等因素的限制,但凭借其资本实力、产品研发等方面的优势,势必对羽绒服装高端市场有较大冲击。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