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对别人太好的人,最终被嫌弃,这就是真相
1、 相信很多人也都有类似的同感,但是这里面有一些让人疑惑的地方,比如我们也经常说第一印象很重要,一旦给别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以后想去修正就太难了。 那么,怎么解决这种冲突呢?

3、第一印象起作用的情境会不断修正 第一印象往往是在不熟悉的人之间,且两个人之间接触的时间有限。比如销售员去见客户,客户对这个销售员的了解有限,也不可能有机会进行长久的相处,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只能根据对方展现出的有限信息进行判断,这种情况下第一印象的作用就会非常大。 但是,如果两个人要长久相处的话,比如是同事,或者经常在一起聚会的朋友,那么,第一印象带给别人的认知,是会被逐渐修正的。第一次见面时感觉很好的人,慢慢的会发现并不是没有缺点;同样,第一次见面时感觉不好的人,慢慢也会发现对方身上的优点,认为对方并不是那么不可救药。也就是说,不管你刚开始表现的是一个完美的好人,还是一个绝对的坏人,最后都会被作为一个优缺点并存的正常人来看待。

5、好感度下降是必然的事情 一开始就对别人太好的人,之后在别人心目中的好感度下降几乎是必然的事情。而且,我们也往往会高估自己的好对别人的影响。在不熟悉的情况下,即使你对别人展现出最完美的一面,别人在内心深处也不会轻易的认同,他们一般会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和验证之后,才会真正的认同或者排斥一个人。所以,不管你是展现自己好的一面,还是不好的一面,对方刚开始的时候都会怀着将信将疑的心态来面对。

7、做一个真实的人,而不是一个没有缺点的好人 但是,如果你在和人交往时,发现自己经常陷入这种高开低走的困境,就要认真的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处在一种过度追求和谐的心理模式之中。 过度追求和谐的人,不太会把自己跟周围人的愿望和需求分开,觉得自己应该对别人的感受负责。他们总是在考虑别人的感受,不想任何人因为任何事而受到伤害。为了实现这点,他们会通过忽视自己正常的需求,来迎合别人过度的需求。 但是在接受者看来,虽然他们也很享受你带给他们的好处,但是并不会因此而真正的敬重你。因为他们不知道跟你相处的底线在哪里,也许还会觉得你本人没有个性,有点乏味。 如果你是这种情况,要提醒自己,做一个真实的人,而不是一个没有缺点的好人。有自己的需求和要求并不是自私,更谈不上恶。要敢于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想法和需求,当你变的真实和坦诚的时候,你的内心也会变的轻松起来,人际关系也会随之变的更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