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对于孩子顶嘴的6种反应对于孩子的影响

2025-05-25 17:30:27

1、警告孩子:"你怎么能那么没礼貌?你对妈妈无礼,妈妈再也不给你买好吃的东西了。"这样的家长纠正孩子的问题行为时,以胁迫和警告的方式来达到控制的目的。对孩子来说家长是最重要、最必要的存在,所以,家长的胁迫和警告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这种方法只能控制一时,不能彻底改变孩子的问题行为。使用胁迫和警告的次数越多,家长越和自己心目中的好孩子失之交臂。

2、对孩子说:"我像你那么大的时候,从来就没说过不文明的话。"孩子的行为,如果不符合家长的标准,家长就接受不了。抚养 孩子时,每个家长都有各自不同的标准、价值观和知识。如果一味地强调这些,家长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把重心放到孩子的问题行为上,而忽略理解孩子的心情,就不能和孩子产生共鸣。努力改正孩子身上的问题,明确掌握育儿标准,这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改正孩子问题行为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向目标前进的过程中,难免有时倒退一步,有时走岔道。一味强调标准的家长经常使用"绝对、再也、天天"这样的词汇,如果标准太苛刻,很容易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来。这样孩子就不能轻松接受自己应该遵守的社会规范和标准,反而觉得那是一'种束缚、一'种负担。

3、惩罚孩子:"赶紧回屋反省反省,没想好之前不要出来。" 家长有必要想一想,是否过于频繁地使用"暂时出局"的方法。遇到孩子的问题行为,与其发火、喊叫、恶语中伤,还不如使用"暂时出局"的方法。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问题行为五花八门、多种多样。就算是表面上看起来一样的问题行为,每次的理由、原因、 解决方法都是千差万别、各不相同的。学习"暂时出局"的方法并 有效使用,也许有一定的帮助。但家长有必要慎重地想一想,"暂时出局"的方法并不适用于每一种状况。

4、告诉孩子礼貌做法,并希望孩子跟妈妈说:"知道了妈妈,下次再买给我吧。" 这类家长能告诉孩子正确做法,并能指明发展方向。很多家长经常犯的错误之一就是虽然能一语道破孩子身上的问题,但从来不考虑怎样才能更仔细、更亲切地给孩子讲解正确的做法。他们经常义正词严、严肃地跟孩子说:"那不是好办法,别做!"而从来不会温柔地、循循善诱地对孩子说:"这是好办法,下次你不妨试一试? " 对孩子来讲,家长是指明前进方向的指明灯,仔细地、详细地给孩子讲解正确的做法是非常必要的。

5、调整好情绪之后,对孩子说:"不给你买想吃的东西,是不是?" 这类家长不但善于理解孩子的心情,也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与其指责孩子身上的问题行为,声色俱厉地命令孩子改变,不如想方设法理解、接受孩子的心情。

6、让孩子知道妈妈的感受:"你那么说,会给妈妈带来伤害的。" 这类家长能给孩子回头审视自己行为举止的机会。孩子的籽疙牢阖调控 能力较差,不像大人能自如地调节好自己的情感和行为。有时,孩子会毫无顾忌、肆无忌惮地说出让对方伤心的话。这时,如果训斥 孩子、指责孩子,孩子就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失去表达感情的自信心。家长大发雷霆、大喊大叫等于在孩子面前亲自示范用攻击性方式表达自己不快的感情,反而有百害而无一利。很多的育儿书,上面明确地写道:"家长应该这么做,不应该那 么做。"很多家长照本宣科、依葫芦画瓢,照着书一项一项地实施,但效果并没有预期的好。于是,很多家长失落万分,并产生负罪感。他们感叹自己无能的同时也伤透了心。"别的妈妈,能轻轻松松地养孩子,我怎么就这么费劲?"

家长对于孩子顶嘴的6种反应对于孩子的影响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