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伏怎么算出来的?

2025-05-20 01:33:29

1、一、 我国古代用天干、地支合并记载时间。天干的数字有10个,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的数字是12个,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把天干与地支相配,就得甲子、乙丑、丙寅、丁卯……,交叉配合60次,故称60花甲子。是古代日历记法。

头伏怎么算出来的?
头伏怎么算出来的?

2、二、三伏具体算法和操作。1、 什么叫“三庚”,“三庚”就是夏至日后遇上3个“庚”字,从第三稍僚敉视个庚日到第四个庚日为初伏也叫头伏。

头伏怎么算出来的?
头伏怎么算出来的?

3、2、由于天干是10个,所以每隔10天就出现一个庚日,如庚子日、庚寅日、庚辰日等。

头伏怎么算出来的?

4、3、第四个庚日到第五个庚日为中伏。

头伏怎么算出来的?
头伏怎么算出来的?

5、4、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到第二个庚日为末伏。

头伏怎么算出来的?

6、5、每一个庚日相隔10天,中伏天数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有6个庚日时,中伏为20天。

头伏怎么算出来的?

7、三、了解伏。 伏是避暑之意。从夏至开始,昼短夜长,热的中间潜伏着寒冷的因素,当初起名“伏”是很科学的。

头伏怎么算出来的?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