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呼吸的蓝鲸为什么搁浅死亡晒不死,干不死,窒息死亡

2025-05-09 07:58:21

蓝鲸确实是用肺呼吸的,所以它不是鱼,只是生活在海洋中的一种哺乳动物,但它却是地球上现存最庞大的动物,身长超过30米,体重超过180吨!尽管蓝鲸和人类一样都通过肺交换氧气,但蓝鲸却不能和人一样随意在陆地上自由呼吸,一旦搁浅它可能会窒息而死,不是因为陆地的空气不行,而是被自身的重量所压迫而无法呼吸致死!

肺呼吸的蓝鲸为什么搁浅死亡晒不死,干不死,窒息死亡

生活环境的差异(陆地和海洋)

同样重力条件下,陆地和海洋的条件是不一样的,比如我们游泳从水下到岸边时会觉得步履沉重,这是因为人体的密度比水略小,理论上人是可以漂浮在水中的,最节省体力的方式就是这种漂浮(如果不考虑热量散失的话),身体各方也会得到舒展!如果一个物种已经适应水下生活,那么其体型也会相应改变,比如存在大量的皮下脂肪调节浮力与御寒(因为鲸会前往两极),身体各项机能发展也会适应海洋环境。

肺呼吸的蓝鲸为什么搁浅死亡晒不死,干不死,窒息死亡

大象体型的演化

很多朋友可能会认为恐龙是因为小行星撞击灭绝的,但为什么小型恐龙躲过了小行星撞击,发展成了鸟类呢?因为超大体型的物种对环境要求太高。

食物提供的充足程度与氧含量水平

这是另一个决定性因素,毕竟得不到充足的食物连生存都困难,更不用说发展了,因此大型动物存在的时间段里都是温暖湿润的地质食物丰富的年代,而到了条件相对艰苦的时代,对环境要求很高的物种就会相继灭绝!

肺呼吸的蓝鲸为什么搁浅死亡晒不死,干不死,窒息死亡

西伯利亚地盾火山范围

2.51亿年至2.5亿年间的西伯利亚地盾火山喷发,大量物种灭绝,很多人都会提出反对意见,认为巨大的恐龙不是都生存下来了吗?其实各位多错了,恐龙中生代才出现的,历经三叠纪, 侏罗纪和白垩纪将近1.8亿年,比如梁龙大约是1.5亿年至1.47亿年前的侏罗纪晚期,而最大的易碎双腔龙则也是在1.5亿年至1.45亿年前的侏罗纪晚期!与最恶劣的二叠纪晚期和三叠纪初期整整相差了一亿年!

肺呼吸的蓝鲸为什么搁浅死亡晒不死,干不死,窒息死亡

因此漫长的演化过程也决定了传说中的核污染会导致巨大生物出现,体型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是有可能的,但却不会出现哥斯拉,那个纯粹就是放电影给你看的,各位注意特效即可,请勿入戏哦!

呼吸的机制

人体吸气时(呼吸的吸气动作),膈肌和肋间肌收缩,胸廓扩张,膈顶下降,胸腔内负压,外界富含氧气的新鲜空气经气道进入肺泡内,氧气透过肺泡进入毛细血管,二氧化碳进入肺泡,完成一次气体交换!

肺呼吸的蓝鲸为什么搁浅死亡晒不死,干不死,窒息死亡

因此这个时间一长,鲸类就会窒息死亡,因此鲸搁浅后需要在第一时间返回大海,时间越久鲸生还的可能性就越低。特别是蓝鲸,比如像虎鲸这类体型比较小的鲸类条件明显好很多。

肺呼吸的蓝鲸为什么搁浅死亡晒不死,干不死,窒息死亡

所以说用肺呼吸并不一定就能在空气中生存,能否生存决定与它们更适合哪个环境,就像龟都是用肺呼吸,但有的龟适合生活在大海,有的龟只能生活在陆地,很多胡乱放生的大神从来不会考虑陆龟的生活环境,非要将陆龟丢水里放生!他们应该需要对自己知识面放个生,而不是作秀!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