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详细微信公众后台数据分析
想运营好微信公众摒蛲照燔号,需要好好研究研究微信公众平台后台提供的数据显示以及统计功能更,比如增粉掉粉情况,图文阅读量留言点赞次数等信息,对于运营微信自媒体是很有益处的。这次要给大家讲的数据主要分为3个部分,用户增长来源分析、图文阅读分析和用户属性分析,虽然我是科技类的自媒体,但是对于数据影响因素的分析还是具有一定的普适性,所以小编希望通过解读本号数据背后影响因素,能给大家的微信公号运营,带来一些实质性帮助。
第一部分:用户分析
账号通常也会在页面底部提示大家点击阅读原文进行关注,其实也是利用这样的方式;只是跳转了一个页面,比如点击阅读原文后跳转到这么一个提示页面:
对于科技类的号,有接近30%的美女比例,这完全在意料之中,科技圈大部分确实都是宅男屌丝。男的站左边,女的站右边,其他的站中间,不知道这3.73%的人怎么想?哈哈~应该是他们的微信个人号,并未设置性别所致。
如果是专门定位为男性或女性服务的公众号,性别比例偏差会比较大一点
用户的省份分布,也符合科技圈在北广上最活跃的基本规律,其他的也就是江浙一带相对发达的城市
地方号,可以根据这个比例,看看自己的用户中,在家乡的比例真正有多少
终端和机型分布
Android和iOS目前处于分庭抗里的状态,显然开放的Android的用户最多,WP7用户还在垂死挣扎。
已知的机型里,iPhone最多,三星和小米其次,其他的应该绝大部分是Android手机,无奈国产机纷繁复杂,统计起来也非常麻烦。如果是针对某一机型,或某一操作系统做的公众号,机型或终端分布才会出现巨大偏差。
科技圈里用iPhone的比例还是比较高的,我预计一般的段子号(除了和iPhone相关的号),应该没科技号这么高的比例,因为居百度的统计,目前安卓手机占比是79%,iPhone只有13%
最佳发送时间
一般早中晚,7-8点,12-13点,18点左右和20-22:30点,这4个时段,效果会比较好。曾有人问我为什么都晚上发,1是因为我晚上的私人时间多一些,而且可以静下心来思考一些东西;2是避开早高峰和下班高峰,虽然这俩都是好时段,但是如果大家都一起发,就不一定是最佳时段了。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尽量保证差不多时间点进行推送,让用户养成阅读习惯,不要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瞎发比较好。
第四部分:消息分析
1、消息分析可根据“小时报/日报/周报/月报”查看相应时间内的消息发送人数、次数以及人均发送次数。
2、消息关键词分析:
消息关键词分析可看出消息关键前200个,并可分别查询7天、14天、30天为周期的热词榜。关键词回复分析有助于得出用户与平台互动的频率、平台某项小互动的回复率以及小互动在哪一环节后让用户产生怠倦感而停止互动——这有利于在之后设计互动小游戏时,环节设计上的改善。
微信微信公众账号后台数据分析,内容十分详尽,也做了不少可视化的效果,有利于我们分析后台数据,了解公众号对哪类人群最有吸引力,图文如何传播,这样对于内容制作、渠道投放、推送时间都会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