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拆迁诉讼中,你需要收集哪些证据
征地拆迁中,政府为了达到低成本高速度拆迁的目的,普遍存在损害被拆迁户权益的现象。在法治的当下,私权至上应该是社会的主流价值。因此,被拆迁人在面对不法侵害时,理应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而维护权益,首先讲究的是证据。不同于其他诉讼,拆迁行政诉讼有其特殊化,那就是被告是行政机关。要想在行政诉讼中获取有利地位,必须有足够的证据。那如果要通过行政诉讼的维权方法来提高最终的拆迁补偿,你需要收集哪些证据呢?

当事人在土地征收补偿纠纷诉讼中需要收集的证据
1、(1)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证明;(2)地上附着物证明;(3)征地实施前三年的平均年产值;(4) 证明依法申报征地的文件;(5) 征地方案;(6) 征用土地方案公告及证明公告的图片资料;(7) 征地补偿安置方案;(8) 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9)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颁发的建设用地批准书。

当事人在土地征收过程中产生纠纷时需要收集的证据
1、此类证据比较弹性化。即:在土地房屋征收过程中,被征收拆迁方很可能会与征收拆鹈根芋臁迁方发生纠纷,进而产生一些过激行为。如:征收拆迁方强行拆迁或者暴力拆迁,这时候被征收拆迁人的当事人一定要拍照、录像并保存好,再者当事人可能遭遇不法侵害,此时当事人会报警,对于报警的时的通话和警方是否及时出警、出警后如何解决都要留有相关的录音、录像和视频证据。根据行政诉讼法的法律规定,录音、录像等是可以作为庭审证据的。这一类的证据在行政诉讼中对被征收拆迁当事人尤为重要。
2、“事实即证据”,庭审只依据证据事实说话,你提供的证据越充分,有完美的证据链条来证明事实经过,你就越能在法庭上占据上风,这对被征收拆迁当事人来说尤为重要。因为这很可能意味着被告方(即行政机关)会要求协商,这时候被征收拆迁当事人就能掌握主动权,这对于提高最终的拆迁补偿利益来说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