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联酋旅游签证事宜
阿联酋旅游签证事宜
神舟国旅--游客出行前,最好先登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站。该网站的“领事服务”一栏里,有外交部最新发布的“出国特别提醒”,内容包括各旅游目的地国家的治安、疫情介绍;游客遇到突发情况下的应急办法等。除此之外,还有目的地国家的景点介绍、 风俗禁忌、签证介绍、我国驻各国使领馆联系方法等,认真读读,有备而行。
中国公民国外遭侵犯增多
另一方面,中国公民在国外遭遇人身、财产侵犯案件也日益增多。有数字显示,2004年,中国人在海外遇袭或遇难的事件已发生了8起,至少造成70多人死亡。
6月29日,外交部领事司司长罗田广做客央视《新闻会客厅》,提醒中国公民:以色列、伊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地目前冲突不断,属于高危险和高风险地带;东南亚、俄罗斯则抢劫频发;欧洲小偷多;中东、非洲地区劳务纠纷多。
7月1日,外交部新设立的涉外安全司正式运作,涉外安全司重点关注海外公民的安全保护问题,中国公民在国外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政府关注。
出游各国风险提示
我们走访了杭州一些做出境游的旅行社,在此基础上,收集整理出各旅游目的地国家的“旅游风险手册”,供出境游客参考。
奥地利:小偷冒充警察行窃
2003年以来,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发生多起中国人被骗被抢事件。犯罪分子经常冒充成便衣警察,利用中国游客语言不通、人地生疏等弱点,以各种理由接近,并要求检查证件和钱包,在佯装检查时趁机行窃。
游客尽量不要单身外出,遇到警察要求检查证件钱包时,先要对方出示证件。
泰国:当心南部暴力冲突
外交部领事司近期提醒游客,泰国南部边境的也拉、北大年和宋卡府部分地区,今年上半年发生严重警匪暴力冲突,造成多人伤亡。
虽然还没有中国公民在这些冲突中受伤的报道,但中国公民前往上述地区旅游时要注意安全。
拉美国家:小心被抢
中国游客在拉美各国被偷被抢的比例也较高。2004年3月29日,一批中国游客途经秘鲁时,遭到持枪歹徒抢劫,护照、机票和贵重物品被洗劫一空。
美国:机场小偷专偷行李
为加强飞行安全,今年初,美国政府开始建议乘客不要对托运的行李上锁,以方便安检人员检查。
但此举为小偷大开方便之门。更严重的是,一些已被抓到的“黑手”竟然是机场安检人员。
有鉴于此,游客不要将贵重物品夹杂在托运行李中。
其他国家
巴布亚新几内亚、柬埔寨、斐济、南非、白俄罗斯、西班牙(尤以马德里、巴赛罗那为最)、蒙古、芬兰等国家,针对中国游客的偷盗抢劫案件也时有发生,游客出游,小心钱包。
交通?寄存?现金
交通规则不一小心被车撞近年来,中国游客在国外遭遇车祸的悲剧时有发生。2003年,一名年仅20岁的中国女孩,到新西兰留学刚两星期,就被汽车撞死在马路上,因为她还不了解当地交通规则。
许多国家,像英国、马来西亚、新西兰、澳大利亚、南非、新加坡等,机动车执行的是右舵驾驶习惯,车辆均靠左行驶,这与中国的习惯刚好相反。
行人穿越马路时,注意来车方向的先后也与中国相反,中国游客在这些国家穿越马路时,要特别小心。
贵重物品一定寄存
绝大多数中国游客住店时,不习惯将贵重物品或大量现金寄存在酒店保险箱内。这在出境游里是大忌。
国外小偷对中国游客下手最多的三个地点是:机场车站、僻静处和饭店。
顺便说一句,国外饭店大都有这样的规定:贵重物品如果在房间里丢失,饭店概不赔偿。
逛街少带现金
中国人出游身上爱带大量现金,世界各地小偷都有这个印象,中国游客也成了他们最青睐的下手对象。
还有报道说,纽约肯尼迪机场、法国戴高乐机场等附近,有一些小偷专门守候中国游客,对其他国家客人视而不见。
避免受损的办法是少带现金,多用信用卡。目前,中国银行在伦敦、纽约等大城市都设有分行。英国汇丰银行、美国花旗银行在中国国内也有多家分行。
游客可向这些银行咨询,跨国间转账只需少量手续费。
20美元保命钱
需要强调的是,在国外单独上街,身上带的钱不能多,但也不能一分钱都不带。
国外小偷们对中国游客口袋内现金数量的期望值都较高,一分钱不带,他们极度失望之余,说不定会进行人身攻击。
在美国一些治安不好的城市,为保安全,无论如何,身上也要带上20美元保命钱。
其他安全事项
拿一张饭店卡片:到语言不通的国家旅行,一到饭店,先在总台拿一张饭店卡片。
卡片上通常有饭店地址、电话等,迷路时给司机看,管用。这事虽小,但能保证您出行顺利。
带些必备药品:一旦身体不适,身边的小药就能救大急。心脏病人千万别忘了带硝酸甘油。另外,带一支体温表也不算多余。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新西兰政府对入境旅客携带药品的种类和数量有严格规定,并要求向海关申报,否则可能被没收或罚款,严重者将会被判入狱。
一些感冒药中含“安非他明”,此物质可用于制造毒品,为新西兰警方稽查重点。
行李写上英文名字:这样即使丢失后,也方便机场人员寻找,一旦丢失,尽快找工作人员帮忙,拿行李牌及机票到失物招领处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