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孩子思考 比给出答案重要
1、遇到孩子提问时,大部分的家长会直接回答孩子的问题,比如:不上学我们就不能学知识、以后就不能生存于社会、不能赚很多的钱、不能做很优秀的人、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些答案听起来似乎都很对,但真的能说服孩子吗?
露露妈想起了之前看过的一篇文章,于是跟着文章里的步骤来解决露露的疑惑,同时又让她心服口服地去上幼儿园。
2、 露露妈反问:如果露露不去上幼儿园,会怎么样呢?
小家伙开心地答道:不去上幼儿园,在家里可以跟妈妈一起玩耍,还能去找亮亮(隔壁同龄,一起读幼儿园的小朋友),能看电视、玩玩具,好多事情可以做。
露露妈继续答道:可是妈妈是要去上班,而且亮亮也要去上学,所以你只有自己一个人在家里。
小家伙明显没有刚才高兴了。
露露妈又跟着文章里的方法,换了个角度问:似乎不去幼儿园也不能让露露满意呐。那如果我们去幼儿园,又会有什么好事情发生呢?
小家伙似乎一时间答不上来。
露露妈继续引导:幼儿园里有什么呢?露露答道:有很多小朋友,还有亮亮。露露妈:还有其他吗?露露:还有吃的,有很多的玩具,我们还能做游戏,还能唱歌跳舞……
露露妈:那现在还是不想去上幼儿园,想要自己留在家里吗?
露露终于答道:还是幼儿园比较好一点!
3、在上面这个故事里,作为家长学会除了直接告诉孩子答案外,该如何更好引导孩子思考!
思考能力,是孩子未来解决问题和生存竞争的核心能力。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尝试以下这些具体可行的办法。
4、引导孩子,学会自己表达
爱提问、会表达,就是孩子思考能力的表现。比如在幼儿园里的见闻,学到的知识等等,将它们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也是需要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
5、允许孩子发表自己的真实看法
当孩子对家长说出了真实看法时,无论是错是对,首先要鼓励、肯定孩子独立思考。比如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要这么说?
举个例子:不要简单地说,别人帮助你的时候,你要说谢谢。还可以换个角度,如果我们帮了别人,而对方没有说谢谢,我会觉得非常难过。这样换位思考的角度引导孩子,更能起到教育的作用。
6、不能粗暴地打断孩子
当孩子在讲自己的理由时,家长不可以中途打断。即使你非常不同意,也尽量让孩子把他的话说话,把观点表述完全,只要能充分阐述,就有助于提高他的独立思考能力。
面对困难时,多引导思考
当孩子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会在第一时间依赖大人,又或者是只朝着一个方向思考。比如,你答应要带孩子去动物园。但是下雨了!孩子可能陷入“去不了动物园了怎么办?”的困扰里,甚至会大哭大闹。这时候,家长要学会接纳孩子的情绪,同时引导孩子“思考其他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