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说这些话来伤父母的心
1、指责型:“你们那套早就过时了”“别管了,说你又不懂”“说了半天你怎么还记不住”这类暗含职责的话,在父母听来就是在不断提醒和强调他们“无用”,让他们本来就不强的自尊再受打击。建议:无论记忆力减退,还是其它身体机能的退化,对老人来说,本就是意见及其无奈的事,这也是我们每个人都会面对的。我们最应该做的是,换一种回应的方式,试着把职责变成鼓励。

3、拒绝型:“我现在很忙,没空跟你说。”“吃啥我自己知道,别夹了!”对父母直接而粗暴的拒绝,似乎是子女的特权,因为他们对父母“不见外”,但是不要忘了,你早已告别童年,是一个懂事、有思想有素养的达人,父母却进入了老年。建议:父母的心意是不能肆意挥霍的,即便有时候你真的无暇接受或无法接受。比如平时大鱼大肉你已吃到腻,父母却不停夹各种肉食。别急着拒绝,试着吃上一点,夸赞几句,再告诉他们“妈,我一周五天班,几乎天天吃肉,就点击多吃点您做的青菜”。

5、不耐烦型:“行了行了,我知道,真啰嗦”“不要老说了,烦不烦”“说了你也不懂,别问了!”老人事无巨细的嘱咐和反反复复的强调本泥撼费瘠质上是一种关系,但年轻人总觉得难以消受。然而,你是否想过,一个人只有在面对自己特别在乎的人时才会变得啰嗦。被你堵回去的那些关系,会转变为一种压力,砸在老人心头。而在你小时候,父母经常是回答你同一个问题N遍。建议:工作千头万绪,压力无处不在。年轻人的烦躁并非不可理解,跟父母交流时也不需要刻意掩饰。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办法是跟父母直接说明,自己为什么烦躁,为什么现在不是说话的好时机。年轻人跟父母交流出现的问题,根源在于他们没有将老人真正放在心上,不能从老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体谅他们。很多时候,同样的意思,换一种说法,换一种语气,就会有完全不同的效果。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阅读量:79
阅读量:50
阅读量:59
阅读量:83
阅读量: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