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故宫那个历史长河里的一个驿站

2025-05-10 00:29:27

1、努尔哈赤时期建造的大政殿与十王亭。于一六二五年开始创建,是皇帝举行"大典"和八旗大臣办公的地方。大政殿为八角重檐攒尖顶亭子式建筑,殿顶满铺黄琉璃瓦且镶绿色剪边,十六道五彩琉璃脊,大木架结构,榫卯相接,飞檐斗拱,彩画、琉璃以及龙盘柱等,是汉族的传统建筑形式;但殿顶的宝瓶与火焰珠与八个力士,又具有宗教色彩。大政殿内的梵文天花,又具有少数民族的建筑特点。在建筑布局上与十大王亭组成一组完整的建筑群。大政殿两侧的亭式建筑,为十王亭,每一边是5座,西边第一座为右翼王亭。随后是正黄旗亭,正红旗亭,镶红旗亭,镶蓝旗亭,东边第一座为左翼王亭,镶黄旗亭,正白旗亭,镶白旗亭,正蓝旗亭。左右翼王亭,是两个翼王办公的地方,左右翼王主要负责政府政务的工作,八旗亭,是八旗旗主办公的地方,主要从事军务军事工作。这样的建筑形式,是以八旗制度为核心的军政体制在宫殿建筑上的反映。

沈阳故宫那个历史长河里的一个驿站

3、崇正殿,原名正殿,俗称金銮殿,崇德年间,定名为崇正殿,是沈阳故宫中路最重要的建筑,崇正殿,是清太宗皇太极日常处理军政要务,接见外国使臣和边疆少数民族代表的地方,这里曾经发生过许多的历史事件,1636年皇太极在这里举行登基大典,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清迁都北京后,历代皇帝东巡驻扎期间都在这里举行谒陵礼成庆典。

沈阳故宫那个历史长河里的一个驿站

5、西路--戏台、嘉荫堂、文溯阁和仰旎屹闹丽熙斋等,于一七八二年建成,是清朝皇帝"东巡"盛京(沈阳)时,读书看戏和存放《四库全书》的场所。整个建筑设计和布局,反映了皇帝的所缫裕梦阀谓"尊严"和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封建统治者建筑这样规模的宫殿,给劳动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灾难,驱使成千上万的工匠和农民,日以继夜的劳动,木材要到浑河上游的丛山峻岭的原始森林去砍伐,砖瓦要从三百多华里的海州(今辽宁省海城)烧制,耗费无数人力畜力运到沈阳。故宫的每座殿宇,一砖一瓦,一石一木,都凝结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汗,修建这座宫殿所耗费的人力物力无法统计,仅用砖瓦一项就折银六十八万两,约合当时四十五万贫苦农民一年的口粮。

沈阳故宫那个历史长河里的一个驿站

7、清代入关前,其皇宫设在沈阳,迁都北京后,这座皇宫被称作"陪都宫殿"、"留都宫殿"。后来就称之为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那个历史长河里的一个驿站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