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青花瓷的图案和画风

2025-05-10 02:16:39

青花瓷的图案和画风

1

元代画风,实笔画

。用钴料重。

鉴定青花瓷的图案和画风

2

明代早期与元代同样实笔画,也叫一笔点划。

3

明代中期勾勒点染,有了线条,用线条画轮廓,在里面点染,成化弘治,空白期也是。

4

正德以后用晕染画法,钴料稀薄,也叫混水画,里面很薄的青花染一下。

5

清代主要用勾勒点染,国产料多,用的比较厚一点,与明代不一样。

鉴定青花瓷的图案和画风

图案纹饰的主要画法、

元代:

1

元代除实笔画外,纹饰特点:

(1)

竹子都出锋,出尖。

(2)

画莲花火焰状和故穗往往露空白。

(3)

牡丹花,通常花心对正面(对人)

,花本身留白边。

(4)

花叶画万葫芦形(牡丹、莲花)

;画成螺形(丁螺)

鉴定青花瓷的图案和画风

(5)

莲花明朝也对着人。

(6)

牡丹、莲花都是大花大叶是特色。

(7)

花卉都是缠枝花为多,在洗衣粉枝花的劲上带有出尖的小刺。

(8)

水草画成蜈蚣一样的水草比较常见。

2

元代常出现的附助纹饰(在画面上)

1

如意形云肩纹,元代人穿的衣服上里面有附助纹饰(犀角、火珠、珊瑚、海螺、海马、海兽、白莲花、白莲教、

盘肠、海水露白边、汹涌澎湃)

2

元代青花常出现历史人物故事,西游记,三国,西厢记,隋唐演义,望仙楼,元曲,望江亭。

3

元青花,明初青花都是庭园牡丹,庭园孔雀牡丹。

鉴定青花瓷的图案和画风

3

元青花的釉面有两种

1

枢府瓷的釉型比较晕散。

至正,

30

年代在大英博物馆有一对瓶有至正年,元青花从那时记清,釉面亮青釉,属于形青形,微微散青色,底釉。

明初也有至正。

明初青花瓷:

1

洪武发色暗淡,用国产青料,洪武到

70

年才分出来。洪武时还有釉里红。

2

洪武釉淡,亮青白釉,接近元,没有元粗犷,显秀气。花卉叶,葫芦叶茎长,变化单体,螺旋叶。瓜叶象带刺。

3

元代的菊花,正面对人多见,里面为格线和斜方格。

鉴定青花瓷的图案和画风

4

洪武菊花写法与元代相似,变螺旋状纹,花卉为主,人物,兽类少见。

5

民窑洪武出面大片的云气纹,出现碗外壁的上半部。

6

永乐宣德,碗盘绘画画得比较满。

青花瓷的造型

元代:

1

元代造型墩厚,胎体厚重

2

瓶罐器物有明显接胎痕,一盘有四个接口,这种一直保留到明代

鉴定青花瓷的图案和画风

3

元代琢器类底足

1

细沙底,有时像锅巴底,出现黑黄色痕底足

2

刮了一层浆水,底足都有火石红

4

元代晚期有满釉底足,在底心常见肚齐

5

底足直切

,大器物外撇里直。

6

元代碗盘类器物造型敦厚,圆器底,足往内凹,一直到洪武常见。

7

鸡心底,形成鸡心,下榻。

明早期

1

明代洪武保留鸡心底,内弧线。

2

元代碗叫硬折腰,洪武时的弧度小,宣德时就少了。

3

永宣盘区别不大,碗盘都是满釉,底足都是科切,往往在底足部位露火石红或淡淡的褐黄色。

4

永乐宣德区别:永乐圈足比较少,内收,造型圆润一些,宣德圈足比较大,造型扩张一点。

5

永宣时期基本上是一笔点划。

6

永宣的底釉常见的有甜白,亮青白釉,高白釉。在高白釉绘画青花,永乐釉面上出现开片,细碎很浅,而宣德出现

猪皮纹明显。

7

永乐画风,纹饰,纤细,疏攘有细开片;宣德画风,纹饰粗犷,豪放。

8

元代大花大叶,洪武大花小叶。

9

永乐轻,宣德重同样器物。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