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风俗节日
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桂林,以山水文化著称。其实质是中原文化,其源头在于兴安灵渠。它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将先进的中原文化输送到整个岭南。俗话说:北有长城南有灵渠。桂林山水文化有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载体,那就是桂海碑林。桂林奇山异洞中琳琅满目的摩崖石刻多达2000多件,绝对世界第一。其中可称文物国宝的摩崖石刻有伏波山的米芾自画像等。因此,在桂林游山玩水历来有“看山如观画,读山如读史”的说法。艺术文史与山水融为一体,堪称天人合一的绝妙注解。整个桂林城市就是一个山水文化的符号。山水之间是中国人安置其身心的妥善之所。
节日
1、壮族歌节时间:农历三月初三地点:壮族地区介绍:壮族传统歌节,又叫“歌圩节”、“歌婆节”。分日歌圩和夜歌圩。日歌圩在野外,以倚歌择配为主要内容。夜歌圩在佗缎汹萌村子里,主唱生产歌、季节歌、盘歌和历史歌。 歌圩节前,人们要备五色饭和彩蛋,姑娘们要赶制绣球。歌圩日,小伙子和姑娘们都穿节日盛装,男携礼物,女揣绣球,成群结队前往。有的抬着刘三姐神像绕行歌圩一周开始对歌。有的则由姑娘们搭起五彩绣棚,待小伙子到来,边对歌、边审度对方人品、才华。有的是男女对列,姑娘向意中人抛出绣球,对方如果中意,就在绣球上绑上礼物,掷还女方,方式多样。
2、瑶族龙胜红衣节时间:农历三月十五或四月初八举办地:桂林龙胜一带壮族山村县介绍:红衣节是龙胜红瑶同胞所特有的民族节庆日,一年一度,举行于寨纳(泗水乡)或龙脊山下。农历三月十五这天,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盛装,肩担自己生产的土特产品,成群结队来到泪水街举行节日盛会。未婚青年则在这一天借机唱山歌、吹木叶,以优雅动听的情歌来相约幽会意中人。还会举行跳长鼓舞、体育比赛、比长发、评寨花等传统节目和顶竹杠、拉山拔河、打旗公等民间体育活动。
3、恭城桃花节时间:3月初举办地:桂林市恭城县介绍:桃花节是桂林每年一度的旅游系列活动之开春首个活动。每年春天三月初桃花盛开之时在桂林恭城县举办。游客们可以欣赏漫山遍野怒放的桃花,也可以亲历过平安桥、观斗鸡斗鸟、竹排赛、自助油茶、自助烧烤和欣赏民俗歌舞表演,还可以在现代民居小住,捡平安石,玩玩烧红薯窑,滚簸箕圈,敲棒等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的活动。
4、河灯歌节时间:农历七月十三日至十五日举办地:桂林市资源县介绍:农历七月半河灯歌节,历史悠久,是当地民间一年一度民族风俗传统节日。每到七月半,以唱歌放灯寄托缅怀先人,消灾避祸的情思。人们自发携灯,沿河漂放,夜幕下灯光辉煌,形成“万盏河灯漂资江”壮景。节庆期间,地方特产、民间小吃琳琅满目,经贸洽谈,形势多样,有顶竹竿、舞狮、舞龙、大象拔河、斗鸡、斗羊、羊鸟等古朴的民间体育、娱乐活动。
5、侗族花炮节时间:花炮节的日期在各个地方都不一样,从正月到十月都有,三江侗族自治县是农历正月初三,梅林是二月初二,富禄是三月初三,林溪是十月二十六。举办地:桂林市侗族居住地介绍:花炮节那天,侗族要放花炮,第一炮表示人丁兴旺,第二炮是恭喜发财,第三炮是五谷丰登。花炮活动结束后,男女青年聚在一起奏芦笙、跳舞。入夜,点燃篝火,有唱侗戏的,有自由对歌的,一片欢声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