痱子湿疹到底哪里不一样
气温较高,湿度增加,婴幼儿的植物神经发育还不不成熟,容易出汗,爸妈们稍不留神,就很容易出现各种揪心的皮肤护理问题。其中,湿疹、痱子是婴幼儿在夏季最常见、而且容易混淆的皮肤问题,很多妈妈都不能准确的区分,也担心辨别不当影响了治疗效果。那么应该如何正确区分呢? 湿疹与痱子六大显著区别1.原因不同 痱子:由于汗孔阻塞引起的,暂时性病程。 湿疹:原因有很多,常不稳定。引起湿疹常见有:进食一些如鱼、虾、蛋、牛、羊肉等;吸入某种花粉,如尘螨、羊毛等;病燥感染如扁桃体炎等;生活环境中的炎热、干燥等;化学物质如化妆品、肥皂等;消化不良、胃功能失调、新陈代谢失常等。湿疹是慢性病程。2.出现的速度 湿疹一般都是几颗几颗较缓慢地冒出来,不会猛然一下子冒出来一大片,而痱子恰好相反,短时间内就是一片。3.“长相”有不同 湿疹:开始时皮肤发红,上面有针头大小的红色丘疹,粟粒样皮疹或疮疹,然后会伴有渗出液,并可形成痂皮,痂脱落后露出红色的潮湿表面即红斑,剧烈刺痒。约数周至数月后水肿性红斑开始消退,糜烂面消失,皮肤干燥,呈现少许薄痂或鳞屑。痱子:为圆而尖形的针头大小密集的丘疹或丘疱疹,有轻度红晕,常一片一片地出现,消退后会轻度脱屑。另外,热痱子常常突然出现并迅速增多,所以,有时候发现宝宝一觉起来满头或满颈热痱子,我们不用太惊讶。4.皮肤变化 湿疹患处的皮肤比较干燥粗糙,像是结了一层痂,长痱子的地方不会这样。5.痱子好发于炎热季节 痱子好发于炎热的季节,而且凉快后就会自行慢慢消退,而湿疹一年四季都很常见,不容易好。6.生长部位不同 湿疹:多见于宝宝的面颊部、前额、眉弓、耳后。尤其是耳后,严重时可累及胸部和上臂。 痱子:多见于颈部、枕部、胸部、背部等身体爱出汗部位。湿疹的辨别和护理 湿疹是以皮肤干燥、脱屑、裂口、渗水为主要特征的皮疹,伴有奇痒的。除了与皮肤发育、气候干燥有关,最重要的原因是过敏反应。 而湿疹跟荨麻疹一样都是因为过敏反应导致的。主要区别是:荨麻疹多为急性发作,遇到过敏源,几分钟到几小时即可出现,来去匆匆,表现为规则不清,高出皮肤,奇痒的风团样皮疹,跟我们大人被蚊子咬的形状类似。而湿疹的反应就要慢性些。湿疹的预防和护理 1.湿疹发作时,皮肤粗糙,存在小裂口,容易引起细菌感染。激素+抗生素1:1混合外用,效果较好,且应逐渐减少激素用量。 2.婴幼儿湿疹多由过敏所致。及时去除过敏原,有效从根本上缓解湿疹。 3.尽量用清水洗澡,保持皮肤清洁,避免和减少感染。 4.剪短指甲避免抓伤,必要时可以戴手套 5.少用化学清洗剂,只穿棉质衣服,避免穿合成纤维或毛质衣服。 6.保持皮肤湿润,可用植物性安全的保湿霜来润肤。 7.在有经验医生的指导下,正规治疗。切忌犹豫不定,不敢用药,断续治疗,结果拖延湿疹存在时间。痱子的辨别和护理 痱子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环境中气温高、湿度大,出汗过多,不易蒸发,汗液使表皮角质层浸渍,致使汗腺导管口变窄或阻塞,汗腺导管内汗液潴留后因内压增高而发生破裂,外溢的汗液渗入并刺激周围组织而于汗孔处出现丘疹、丘疱疹和小水疱。 典型的痱子初期为红色小点,后出现透明小泡,破溃后会脱屑,严重的话会化脓,出现脓疱疹,局部皮肤干燥,透气后会很快好转。它主要是在孩子皮肤的皱褶处,比如咯吱窝、胸口上、背部、腹股沟、屁股,因为这些地方汗液多、不透气、潮湿,闷得太久了就容易长痱子。 大热天的,宝宝有时会哭闹不安,不一定是孩子饿了或者要换尿布,也有可能是身上长了痱子。因为小宝宝对外界气温的适应和调节能力还不强,炎热的天气下,很容易长痱子。 很多母乳喂养的婴儿脸上会出现热痱子,多是由于在母乳喂养的过程中,婴儿脸部与妈妈乳房接触过多,脸部受到妈妈汗液的刺激而产生。建议妈妈每次喂奶后,用非常柔软的干纱布蘸净擦干婴儿脸部汗液。同时还要保证室内温度适宜,一般在24℃左右为佳。痱子的预防及护理 1.室内温度不要过高,注意通风;不要穿得过多,按照每日最高气温穿衣、勤换衣服。 2.注意皮肤清洁卫生,使用温和的沐浴产品,可以在洗澡水中加入十滴水;沐浴擦干后可在宝宝的颈部、腋下、大腿根部、膝盖窝等易长痱子的部位涂抹少许痱子粉。 3.勤剪指甲、勤洗手,避免宝宝抓破引发感染,出现脓痱或者引发感染要及时就医。 最后,给宝妈们一个友情提醒,妈妈穿多少就给宝宝穿多少,保持宝宝体感温度的舒适性也能很大程度的预防湿疹和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