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响应/应答(Response)协议
HTTP响应/应答(Response)协议
工具/原料
HTTP响应/应答(Response)协议
响应/应答(Response)协议
1、跟请求协议类似,其实,本质上,就是一些字符,并规定这些字符的一些“组织规则”。它是从服务器发给浏览器的一些字符而已。响应协菜谀敉边议同样分为3部分:响应行:就是从服务器发回来给浏览器的第一行信息内容,该行的内容规则是:协议版本 状态码 状态信息其中:协议版本,就是http/1.1状态码和状态信息,其实是“一一对应”的,有好几十个,类似这样:200 ok404 not found403 forbidden500 Server Internal Error //这个通常就是服务器内部执行代码时的错误。。。。。可见,响应行,其实是“告诉浏览器”这一次才请求结果是“什么状况”。响应头:就是服务器发送给浏览器的另外一些“需要知道”的信息(非网页内容信息),包括:时间:Date: Wed, 16 Sep 2015 11:43:33 GMT服务器:Server: Apache/2.2.22 (Win32) PHP/5.3.13设置cookie值:Set-Cookie: aabbccdd=abcd内容长度:Content-Length: 1571连接类型:Connection: Keep-Alive连接保持时间:Keep-Alive: timeout=5, max=100内容类型:Content-Type: text/html说明:1,每项信息之间同样有一个换行符(“\r\n”)2,Set-cookie项:其实就是服务器端的setcookie()函数的最终生效的形式3,这些信息同样可以通过工具来查看:Chrome中:
2、FF中:
3、响应主体(内容):就是在相应头之后的有服务器发给浏览器的信息,通常就是“html代码”了。它跟前面的响应头信息之间,也需要使用2个“\r\n”来进行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