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优则仕另一句是什么

2025-11-07 22:50:45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意思是工作之后还有余力的就应该去学习、进修,不断提高自己;学习、研究之余要多参与具体的工作与实践。

这句话出自于《论语·子张》: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意思是子夏说:"做好官,就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做好了学问,就要从政为民做事。"

这段话是孔子教育方针和办学目的的集中体现。做官之余,还有精力和时间,那他就可以去学习礼乐等治国安邦的知识;学习之余,还有精力和时间,他就可以去做官从政。同时,本章又一次谈到“学”与“仕”的关系问题。

学而优则仕另一句是什么

扩展资料:

这句话的赏析:仕:很多人说“仕”就是做官。这不严谨。士者,事也,任事之称也。上古为掌刑狱之官。商、西周、春秋为贵族阶层,多为卿大夫的家臣。春秋末年以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统称。

战国时的“士”,有著书立说的学士,有为知己者死的勇士,有懂阴阳历算的方士,有为人出谋划策的策士等。如:荆轲为燕太子丹刺秦王、冯谖客孟尝君、苏秦连横等。“士”加单人旁为“仕”,则意味是管人的,也就是从事某项事物之“士”这个团队的管理者。

类似于现代社会的“项目经理”或“总监”,统称中层干部。我们在前面说过,有担当的君子把权力当职责,当责任,小人才当作权利,认为是个“官”。所以我们这里把“仕”翻译成“任职管事的人”更合适。

子夏说:“做事还有余力的人,要多学习;学习好的人,要勇于担责承事。” 子夏不愧是接地气做事的人,踏实笃行,自始自终不离知行合一。“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既是学习目的和原则,也反映了学问上的权变之道。

事情“优”到了盛极之时,就要考虑是否面临衰落的问题了,是否跟得上形势,是否遇到了瓶颈?要想不衰落,突破上升,就要反身修德,好学内求,升华到更高的学问和行事之道。同样,学而优则仕,与其说是做官,不如说是做事,是承担责任,落实到行动,即“笃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