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工的养老保险问题有哪些
1、决策失误却让民众买单 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必须累计满15年以上方可退休后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可全国各地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工作,大都是在1998年开始,因此,有不少农民工在未满15年年限前,就到了退休年龄。 农民工到了退休年龄却达不到参保年限,责任在于制度漏洞而非个人过错。然而问题是,明明是政府自身在制定政策时的失误,如今却要农民工自己来承担损失,这就非常不公平。 但眼下制度却只给这些人两条路走,要不选择退保,但只能领回个人账户中的款项,单位为他们缴的费用则要留给当地;要不将养老关系转移回老家,但要重新购买15年的养老保险。无论哪种选择,对农民工而言都是不公平。
2、各地政策不一引分歧 如果你在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后,还有公司愿意为你缴纳社会保险金,那就算超过了退休年龄也依然可以缴纳,直至缴满15年。“养老金很吃紧,所以这方面已经管得很松了,你愿意缴纳,当然没人会拦你,缴到62岁、63岁也没问题。” 对于户籍在当地,但缴纳社保却在外地的人来说,情况就要复杂一点。关键就在于各地养老金转出政策不尽相同。这位负责人表示:“比如上海是单位缴纳缴费基数的22%,个人缴纳8%,而单位缴纳的3%充入个人账户,所以个人账户实际拥有11%,但其他地方就不一定是这样了。有的能转11%,有的只能转8%的个人账户资金。有的经济落后地区则不愿意把已经收入囊中的养老金转出去,因为和上海的养老金支付标准相比,当地标准低得多,所以当地政府会想尽办法截留养老金或者尽量降低养老金转出的比例。”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